侵华日军在被占领的武大图书馆前合影
几个月后,这个联队迁走,日军后勤部门进驻,其中一部分校舍被用作日军的医院。汤商皓继续与日军交涉,据他回忆,日军出面接待者为一名姓高桥的少将,表示一定不会搞破坏,而且打算从日本运来樱花树苗栽种,“以增情调”,实际上为了安慰在这里养伤的日军伤兵。
汤商皓心有不满,但又不能公开反对,只能针锋相对地说,可同时种植梅花,因为中国人爱梅,但被高桥所拒绝。
最早的一批樱花(1947年)
武大就这样被种上了樱花,时间应该在1939年前后。不过,日军种的樱花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据当时留守校园的武大老一代园林工人回忆,日军所种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
由于这些樱花为侵华日军所栽,自然会被视为一种耻辱,但为什么最终留下来了呢?其实,经历了艰难抗战后回到校园的武大师生,在1947年面对开花的28株樱树时,心情也非常复杂,当时就有人建议,把樱花砍掉,但最终保留的意见占了多数。
1948年武大盛开的樱花
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将课堂设在刚刚开放的樱树下,他对学生们说:
“这本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不过现在日本人被打败了,这几株樱树反而成了战利品,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那么,现在的武大樱花还是当年那30株吗?樱树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五六十年代,侵华日军种的第一批樱花已经基本死绝。
不过,武大樱花的历史并没有到此为止。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总理赠送了“大山樱”1000株,800多株种于北京玉渊潭、陶然亭公园内(现已大部死去),由于周总理曾在武汉大学居住过,所以武汉大学也被转赠了20株,栽种于珞珈山北麓的半山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