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2 16:41:43

关注卫辉慢生活,美好人生从慢生活开始

■ 读好文 || 交益友 || 品佳日 ■

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1)

卫辉文化符号

□云林山人

“这是什么东西?黑糊糊的,我不吃!”

听着瑞娅蹩脚的汉语,看着瑞娅近乎愤怒的表情和果断的表态,我怎么向这个澳大利亚老太太解释这种食品呢?

“这里面有红薯淀粉,有红薯淀粉加工成的粉条,两者结合再加些葱、姜、食盐、花椒粉蒸制而成。”翻译向她解释了半天,她仍是满脸的疑惑,接着摇摇头,还是“no、no”连声说不吃。

卫辉人看到这里,百分之九十五的都知道,这种食物是皮扎。

在座的教育局同事表示很不理解,这么好吃的东西,她竟连尝都不尝就拒之千里之外了。后来得知,瑞娅对中国改变了原有形态、经过加工的食物,一概不吃,她只吃保持着原生态的食品,如土豆、西红柿、豆芽、大米等,别说皮扎,就是粉条、凉粉、豆腐她也照样不吃。

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2)

皮扎对于一个外国人当然引不起食欲和兴趣,但皮扎之于卫辉人,却是崇爱有加。皮扎在卫辉的出现究竟起于何时,确实无从考证,然而毫无疑问,它是聪明的卫辉人独创的一种特色食品,因为除了邻近卫辉的外县少数乡村有这种食品,别无它有。

小时候过年,那时乡人普遍穷困,肉不多,最为渴望的就是能尽情地吃到皮扎。我家处在府东乡,濒临黄河故道,属半沙土地,非常适宜栽种红薯。红薯也是一种耐旱作物,所以总是能够迎来红薯的丰收年。红薯的吃法很多,可以蒸红薯,玉米粥里煮红薯,红薯切成片晒干磨成面粉蒸馍、做炒面,刚出锅的红薯面馍压成饸饹条凉拌,红薯粉碎制作淀粉,挤出淀粉后的渣也可食用,红薯淀粉可以制作成凉粉、加工成粉条和粉皮,红薯淀粉和浆烫的粉条做成皮扎,再就是卫辉山区人直接将出锅的粉条不过水挤压成焖子等。但是,用红薯做原料的制成品,最好吃的还是皮扎。

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3)

皮扎过去一直盛行于农村,城里人大多不会做。皮扎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切葱花儿-焙花椒檊成粉-切姜末儿-烧开水浆烫粉条至八成柔软-降温后将粉条捞出盛入盆中-和淀粉成稠汁倒入盛粉条的盆中-将葱花儿、花椒面儿、姜末儿、食盐一并倒入-用手抓捏使淀粉等混合均匀-放入烧开水锅的篦子上摊平压实至三四公分、周围留有缝隙以便蒸气上行—加盖蒸四五十分钟-在篦子上切成方块托出晾凉即成。其中技术要点在于,淀粉(粉芡)不能过少,粉条不能浆烫过软,皮扎原料不能摊得过厚,因为粉芡少了无法很好凝固,粉条过软吃不出粉条的味觉,摊得过厚不容易蒸熟。如果蒸出的皮扎夹生,很难补救,唯一的办法是在锅里加水重新再蒸一次。再蒸一次的结果是,生的是变熟了,但原来熟的部分却变得膨涨发白了,吃着也不再劲道。

皮扎过去只有春节才能吃到。刚出锅的皮扎蘸蒜汁很好吃,多数吃法是:煎着吃,与回锅肉一起炒着吃,做烩菜吃。之前农村婚丧事还将方块皮扎切成长方条,外面裹上面汁油炸,这叫素鱼,其实跟鱼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从外表看像是油炸鱼罢了。在《三八席》一文中我讲过,光是皮扎在三八席中就可以顶上两个热菜:醋溜皮渣,回锅肉炒皮扎;还可以顶上五个蒸碗:方皮扎,条皮扎,皮扎肉片,酥鱼,杂烩等。皮扎不算高档菜,但上得了席面,等得上大雅之堂,而“狗肉不能上席面”,这就足以说明皮扎在卫辉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特别是经过卫辉厨师的精心制作,令人望之、闻之馋涎欲滴。听说一个城里人了解到皮扎的制作方法,他想,如果蒸皮扎时加点酱油不更好吃吗?结果蒸出一锅黑不溜秋的皮扎,食之味道苦涩,味道与皮扎已大相径庭。

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4)

焖子是不能与皮扎相提并论的。因为它不能加入葱花等调料,因为加入这些会严重影响其凝固。再则,焖子是淡的,没有葱花等调料,根本就没有皮扎特有的香味。焖子和皮扎可以称为兄弟,但焖子是没有内涵的兄弟。我们又不能说焖子是皮扎的假冒品,因为人家焖子就没说自己是皮扎。我们只能说焖子的制工艺作太过简单,北枳南橘,皮扎与焖子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现在城里的农村人多了起来,在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进程中,城里人和农村人开始加快融合,走在街上你已经很难分清谁是城里人,谁是农村人,现今许多城里人也学会了过去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野菜、做蒸菜,当然也有蒸皮扎。如果你走到街上、走进市场或超市,摊点或蔬菜区就赫然摆着皮扎,可是当你买上一块回家进行烹炒,一定会令你大失所望,怎么没有了原来蒸的皮扎那个味道啦!因为专门从事皮扎制作的商人偷工减料了,请注意观察,里面有葱花儿、姜末儿、花椒面吗?可能多数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按皮扎制作的工序去做。便宜是便宜了,但还是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这种皮扎与焖子别无二致。

正宗醋溜素鱼的做法,糖醋素鱼最正宗的做法(5)

每当说起皮扎,我的脑海就会浮现出母亲春节蒸皮扎的画面:她用柴火烧开大地锅,将和制好的“混凝料”倒进冒着热气的篦子上,她的眼睛被柴烟熏得流着眼泪,侧着脸伸出双手,一边清洗原料盆,一边轻轻拍打皮扎“幼儿”,努力让它长得结实,然后小心翼翼地盖上锅笸子或锅帽子,待上来大气,点上一炷香,等香燃尽了,然后将皮扎出锅。那时,幼小的我总是站在妈妈身后,当妈妈用刀切下一块儿用口反复吹到不烫放进我的嘴里时,我简直幸福得要哭出声来。现在,我再也吃不到妈妈为我蒸的皮扎了……

离开家乡,来到城里,我也开始自己尝试着蒸皮扎,且已经不限于春节,可是任凭我再用心,无论如何也蒸不出妈妈蒸出的皮扎的味道。现在可以随时吃到皮扎,无数次的吃,也仍然吃不出当年那皮扎的口味。或许这正如《芋老人传》里所言,大概是有些忘本了吧!

不管如何,作为卫辉人,对皮扎还是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情节。虽然皮扎不如过去那样尊贵,尊贵到春节或坐席才能享用,但它仍旧是我们日常心爱的大众传统美食。

我期待,卫辉的厨师将皮扎做出新的花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