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和羽釜
而我们在家制作,四代以后的电饭煲即可炊出像模像样的舍利米来。
调和寿司醋
米饭炊得再完美,那也只是米饭,品质再好最多称为银舍利,只有混合了寿司醋,变成了醋饭,才能算是寿司用的舍利。「すし酢」(寿司醋)是现在人们命名的,过去称为「合わせ酢」。
现在的握寿司,都是以米醋调和的,即白醋。而传统的江户前握寿司使用的是赤醋。合醋的基本配料为:米醋、盐、糖。各家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比例各不相同,也有的店会加入其它调味,比如味醂、柠檬汁、醋橘、柚子、梅子等。前面介绍过,传统的江户前寿司主要使用的是赤醋,虽然也有少数使用白醋的,但白醋的流行还是在二战之后的黄变米事件之后。赤醋本身的风味很足,所以使用赤醋的传统江户前寿司是不加糖类调味的。后来流行使用白醋加糖是为了弥补白醋的风味不足。现在一些老店,有复古情怀的,恢复了使用赤醋的习惯。但多数店还是使用白醋。
在家自己调配寿司醋难度还是大了一些,不过我们可以在类似永旺、伊势丹等日本超市里买到加工好的寿司醋。
成品寿司醋
醋饭的制作
在日本有专用的制作醋饭的容器,称为「飯切り」或「飯台」,其实就是一个大木盆。
饭切
我们自己制作时,只需要找个类似的容器便可。制作流程大致是以下几步:
把炊好的米饭置入盆中,用饭铲把米饭铺平,动作要轻柔,不要压坏了米粒。
一边注入寿司醋,一边用饭铲快速轻柔地翻搅,让米饭均匀吸收,比例大致为一合米兑25~30毫升的寿司醋,经验丰富的话目测即可。
用扇子扇去蒸汽,用屉布覆盖保温。
刚刚制作好的醋饭不能马上使用,至少要醒半个小时,让米饭与寿司醋完全融合。
半小后醋饭可以投入使用,把醋饭转移至保温性好的容器中备用。
寿司种
种即寿司中变化的素材,使用了不同的种,形成了不同的寿司。比如鲔鱼寿司、鲷鱼寿司、细鱼寿司、牡丹虾寿司,这些变化的素材部分,我们称之为「種」。種的日语片假名为「タネ」,而「ネタ」为倒置语。江户时代,把用于粮食的作物种子(稻米、小麦、荞麦等)为了区别于耕种用的种,就把「タネ」倒过来读,称为「ネタ」。
盛放寿司种的木箱,称为「ネタ箱」,温度和湿度都比较衡定,而且本身没有异味,对寿司种的鲜度保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一些寿司店(特别是国内的),为了噱头会把整鱼放在种箱里,作为纯展示用。然而客人点单是,是不可能从分解开始操作的。何况一些鱼类是讲究熟成的。现剔的鲜鱼并不是最美味的状态。不过我们在家制作与一整天的营业不同,不需要种箱这样的东西。
种箱一例
寿司种主要分为:生物(生食鱼)、貝物(螺贝类)、光り物(亮皮鱼)、煮物(煮制鱼)、ほか(其它)几种。按食材风味又可以分为白身魚、青物魚、赤身魚等。在日本寿司屋日常使用的寿司种在30种以上,而在国内有很多鱼在市场上并不容易入手鲜鱼,作者总结一些最基本的寿司种,至少你能搞到哪些,就看你的了。
白身鱼:鲆鱼(左口比目鱼)、鲽鱼(右比目)、鲷鱼、鰤鱼、大竹荚鱼(南方叫池鱼王)、水针鱼
青物鱼:竹荚鱼(南方叫池鱼)、青花鱼、鲅鱼、秋刀鱼、沙丁鱼、鲱鱼、鸡鱼、带鱼
赤身鱼:金枪鱼,蓝鳍(包括马苏)最佳,大目其次、黄鳍再次,其它品种不推荐、鲣鱼
软体类:乌贼(鱿鱼类和墨鱼类)、章鱼、赤贝、北寄贝、扇贝贝柱、鸟贝、蛤、象拔蚌
虾蟹:甜虾、牡丹虾、车虾(日本斑节对虾,一般煮熟使用)、白虾(只有日本才有)、鳕场蟹、楚蟹、毛蟹
其它:鲑鳟类卵(三文鱼就是鲑鳟类之一)、海胆、星鳗、海葡萄、鸡蛋卷
以上只是寿司种中最常见几种,实属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在日本的寿司屋我们可以品尝到更丰富的鱼贝,但在国内,能弄齐这些就已经是一流的寿司店了。而我们在家自己吃的话,比目鱼、鲷鱼、鰤鱼、鲅鱼、乌贼、赤贝、扇贝、甜虾、楚蟹、海胆这几种比较容易入手。可主要问题是,一条鲷鱼平均3、4斤左右,鰤鱼至少8~10斤,家庭采购整鱼显然是不太方便,而中国的超市又没有像日本那种分割好的小包装鱼肉。不过在中国,分割的三文鱼到是随处可见,我们可以凑合一下。其实在日本三文鱼并不是受欢迎的鱼种,日本人也很少吃生的三文鱼。
捏制方法
握寿司的捏制手法,由职人们开发出各种流派的技法。其中最普及的是手返流,手返し流主要有:本手返し、小手返し、たて返し(又称「仏壇返し」)、横手返し
另外还有親指握り流等其它多种形式的存在。
「本手返し」曾是握寿司的正统流派,在过去其它手法均被视为邪道。然而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用「本手返し」的职人已经很少见了。作为传统的流派被淘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上去比较慢。现在以「小手返し」、「たて返し」为主流。而其中动作最自然的是小手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