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扁肉馅做法,福州扁肉馅的正宗做法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2-01 09:10:19

20世纪90年代,沙县人“凭着两个煤炉一口锅”,挂起“沙县馄饨”的招牌,在榕城开始经营。初始时生意并不好,热心的福州老依伯告知缘由,这不叫“馄饨”,而是“扁肉”,早年建瓯人就在福州经营了。于是,脑子灵光的沙县人即顺应福州人的消费习惯而挂牌“沙县扁肉”,很快赢得了市场。

无独有偶,同世纪90年代后期,以制作“胎毛笔”闻名全国、被上海媒体誉为“打工妹皇后”的“小阿华”,在上海收购了两家不景气的馄饨店,从自己老家水吉镇请来做扁肉的师傅,办起了上海扁肉店,安排下岗工人就业。上海人喜好馄饨,故号名“福建馄饨”,生意红红火火,享誉上海滩。

扁肉与馄饨在外形上相似。在馄饨早已占有市场的前提下,扁肉依然能挤进大都市,这彰显扁肉的独特魅力。建瓯扁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已名声在外。福州老一代人称建瓯扁肉为“建郡扁肉”,就是证明。“建郡”即指“建安郡治”,设在今建瓯市,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扁肉”由建瓯人创制,按今天的说法,“扁肉”的专利权当属建瓯人。

沙县扁肉与建郡扁肉有着怎样的渊源?公元405年沙县设县,归“建安郡”管辖,“建郡扁肉”随之传入沙县。扁肉在福建各地广泛流传,制作方法略有不同,其中又以“水吉扁肉”最为出名。水吉在历史上隶属于“建安郡”,是建瓯的一个镇,后划归建阳管辖,所以,建瓯扁肉与水吉扁肉是同祖同宗。同样,靠近建瓯的政和县“东平扁肉”、松溪县“一里香扁肉”,制作工艺均传承自“建郡扁肉”。据说,北宋时期建安人(建瓯)张伯玉从浙江绍兴太守转任福州太守,相邻几个县的一些乡民也随之到福州定居谋生,当地习俗、美食包括“建郡扁肉”也在福州传播开来。建瓯本地话叫“扁肉”为“扁西”,读音与“扁食”相近,也是建瓯扁肉正宗的佐证之一。

建郡扁肉入口脆、嫩、香、甜,与馄饨口味大不相同,原因就在肉馅选料上特别讲究。要取凌晨宰*的新鲜猪腿纯瘦肉,必须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不得下水。制作的主要特点是“打肉”,不是“切肉”。将腿肉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肉馅加工过程不沾一点铁器,而是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打近万下,直至烂如棉、黏如糊。然后加适量盐、鸡蛋清搅拌成糊状。包扁肉的皮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每张切成三寸见方,每个扁肉仅桂圆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状。扁肉汤为猪骨头施以温火熬出的清汤。将扁肉在清水锅中煮熟取出后,放入有虾油、香猪油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

沙县以扁肉、拌面为当家品种的风味小吃,从跳出农门到闯出国门,如今8万多家门店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年营业额超500亿元,带动了30余万人就业,成了该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山区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相对于沙县扁肉“香飘万里”,“建郡扁肉”在自己的原产地依然是“墙内开花”“孤芳自赏”。

建瓯作为福建古城,其闻名的风味小吃岂止是扁肉!它的光饼、板鸭、豆浆粉、鸡茸等同样独具风味、物美价廉。但愿人们从沙县传承“建郡扁肉”传奇实践中得到启示,持之以恒地抓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做文章,多一些品牌意识,多一些闯荡精神,多一些务实作风,让更多的“老字号”焕发生机、重放异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