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汤的制作,在掌握制作原理和要领的基础上,必须运用正确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规范操作,才能保证高汤的质量。
常见荤汤的制作
1)荤白汤(奶汤)的制作
(1)普通白汤
普通白汤常用于一般菜肴的调味使用,制作简单、要求较低。制作时,将洗净的动物性骨骼冷水下锅,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烧开,放入葱、姜、料酒去腥,撇去浮沫,转中小火、加盖保持汤的沸腾状态2~3小时,直至奶白色即可。吊制过的动物骨架还可以捞出加水再继续制作一次白汤,也有的酒店在第一次白汤吊好后,不捞出动物骨骼,而是将汤锅放在小火上保温,原汤直接作调味使用,随着汤量的减少,不断的续水和加入动物骨骼并继续吊制,以保证高汤能满足当天的使用量,不必重新制作,使用比较方便。
(2)高级奶汤
高级奶汤多用于高级菜肴和特色菜肴制作使用,功能较多,其制作要复杂一些,并有特定的质量要求。首先,原料要选用新鲜、鲜味足、异味少的动物性原料,常用的有鸡、鸭、鲫鱼、动物骨架、猪肘、猪蹄髈、火腿、干贝、海米等,对汤品质的要求不同,对原料品种的组成和比例各不相同。原料选好后,处理和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原料和水的比例为1∶(1.5~1∶2),大火烧开,放入葱、姜、料酒去腥,撇去浮沫,转中小火加盖保持沸腾3个小时至汤色为奶白色并有一定的浓稠度,用细网筛滤去渣质即可,制成的汤汁量一般是汤料的1~1.5倍。吊制过的原料,可再用作制作普通白汤的原料使用。
(3)鱼白汤
鱼白汤一般只限于水产类菜肴的调味和制作使用,尤其是江鲜类菜肴的使用最多,是一种特定使用的高汤。其常规做法是:选用小鲫鱼,处理干净后,先用菜籽油两面煎黄,喷入料酒,放入葱、姜,加入开水,一般比例是1∶3,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中火吊制1~1.5小时,火力比其他奶汤制作要大一些。也有制作时待鱼煎黄后用手勺将鱼压碎再加开水,其出味效果更佳。吊好后的鱼汤要用细筛网和纱布分别过滤一遍,成品鱼汤是鱼的1.5~2倍。
2)荤清汤的制作
(1)普通清汤
普通清汤多用于较高档次菜肴的调味和直接作为菜肴原料之用,对汤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制作时,原料的选用主要以老母鸡(鸭)、牛瘦肉、猪瘦肉等为主,而且根据汤的用途,每种清汤在吊制时主料只用其中的一种,如鸡清汤、牛清汤等。可以加入适量的动物骨架辅助。将原料洗净,鸡(鸭)可用沸水淋一下去除一部分腥味,猪肉、牛肉可切成大块焯水洗净,与冷水一起下锅,原料与水的比例不超过1∶2,大火烧开,快速转为微小火,放入葱、姜、料酒,撇去浮沫,加盖,汤面始终控制在沸而不腾的状态,吊制3~4个小时后,去原料,将汤用细筛网滤去杂质或用臊子提纯一次即可。
(2)高级清汤
高级清汤实际上就是在普通清汤的基础上再次或多次提纯,达到提高汤色的透明度、使清汤更加清澈的目的。高级清汤主要运用于高档菜肴、特色菜肴的制作和调味,尤其是对菜肴出品要求很高的菜肴。
常见素汤的制作
素汤,指用植物性原料制作的鲜汤,一般选用富含蛋白质、脂肪的植物性原料制作,如黄豆、黄豆芽、冬笋、玉兰片和菌类中的香菇、花菇、口蘑、榛蘑、竹荪等。素汤分素清汤和素白汤两种,其原理与荤汤基本一致,但制作手法有一些区别。因为原料本身性质的不同,素汤在火候运用上比荤汤要大一些,在制作时间上,要比荤汤短一点。素汤常用于素菜、寺院斋菜的制作,味道鲜美而又无油腻味,很受现代社会的欢迎。
(1)菌王汤
选用鲜味足的多种菌类,以干制品为佳,一般至少有4种。各地根据口味习惯和物产的不同,选择品种也不尽相同,常用的品种有草菇、鸡腿菇、金针菇、牛肝菌、口蘑、松菇、花菇等。将各种菇类洗净去净杂质、泥沙,用适量清水浸泡3个小时以上,将组配好的菇类、浸泡原汁一起放入锅内,大火烧开,转小火加盖保持沸腾状态吊制2~3小时,捞出原料、用细筛网滤去杂质即可。
(2)素清汤(素什汤)
选用冬笋、香菇蒂(水发)、黄豆芽等原料洗净,与冷水一道下锅,原料与水的比例为1∶2,大火烧开速转微小火,加盖保持沸而不腾状态3个小时,捞去原料,将汤汁过滤去掉杂质即成。素什汤清鲜爽口,汤色清澈。
(3)黄豆芽汤
将黄豆芽掐去根部,漂去豆皮洗净,锅放大火上,加菜籽油烧至五六成热,放黄豆芽煸炒至出水回软,加入清水,黄豆芽与水的比例为1∶2,大火烧开后加盖,火力略小,使汤面保持较大幅度的沸腾,吊至汤色呈浓白色、汤量剩六成时,用纱布将汤过滤后即成。黄豆芽汤味鲜醇厚、色白汤浓。
(4)口蘑汤
将口蘑洗净泥沙杂质,放入开水焖发至透,把泡口蘑的原汁静置,待澄清后与口蘑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口蘑与水的比例为1∶2,用大火烧开后,速转微小火,加盖保持沸而不腾的状态吊制3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即成。口蘑汤汤色透明、鲜醇香浓。
(5)冬笋汤
选用新鲜质嫩的冬笋,去除老根,取净肉,切片后,锅内放菜籽油大火烧至五成热,下冬笋片反复煸透,加入清水,冬笋与水的比例为1∶2.5,大火烧开转小火,加盖,保持沸腾状态1个小时,将汤用纱布过滤后即成。冬笋汤鲜浓味美,具有独特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