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法历史悠久,椐记载风肉由来久远,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用风肉犒军。宗泽来婺州招兵买马时,品尝过转轮岩风肉。他率领以八婺健儿为主力军的宋兵与金兵作战,用风肉犒军。宋兵受到激励,风驰电掣般把金兀术的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败亏输。元代名儒柳贯用风肉款待得意门生。曾担任元朝翰林待制、有“儒林四杰”之誉的柳贯,晚年结庐梅溪上游横溪镇境内的麂狮岩,著书立说。他平常非常节约,以吃蔬菜为主。一日,当他与翻山越岭从金东前来拜师的宋濂一番对话,发现了他的才气,就拿出珍藏的风肉,款待宋濂。宋濂非常感动,研究学问更加勤勉,后来投靠朱元璋,成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明代朱元璋定风肉为贡品。有一回,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失利,单枪匹马逃到转轮岩寺躲藏。寺院主持见朱元璋器宇轩昂,谈吐不俗,破例用风肉招待他。朱元璋后来横扫敌手,定鼎金陵,念念不忘转轮岩风肉。同时曾品尝过风肉滋味的翰林学士宋濂也力荐,就把风肉定为贡品,定期让当地官员进献。清代李渔推风肉为特等南货。大戏剧家李渔有一年新春佳节到墩头访友,吃到了转轮岩风肉,觉得风味独特,于是委托友人买了数十公斤风肉,进行精心包装。一次,以乔王两姬为台柱子的李家班到京城演出,李渔携带的风肉被京城名流视为特等南货,卖了好价钱。
袁枚先生也酷爱风肉,在《与随园主人书》中,尹继善还提及:风肉一盘送上,谢代笔者之劳,兼谢在旁磨墨者之劳。对此,袁枚答书,写下《答相国》:蒙赐风肉一盘,古人所谓千里脯,注疏中所谓凉州乌翅者是也,公食大夫礼中最为珍贵,夫子频频颁来,且云以劳有功者,枚闻之瞿然。下面制做随园菜尹文端公家风肉: “*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惟尹府至精,常以进贡。今徐州风肉不及,亦不知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