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刀削面和面时的水、面的比例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2)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3)刀,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一刀赶一刀,削入锅内。刀削面是否好吃,臊子的配方是关键。在刀削面盛行的大同,可以说是,百家百味,面馆老板可以把面馆给了你,但是臊子配方,可是重金难买。
5、剔尖
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一般来说,白面、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杂粮面、红面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剔尖。
做法
1)剔尖的面要掌握和面的稀度,在家制作剔尖面一般用小麦面就可以,先将面和到比饺子面稍微稀一点,再一点一点加水,一边用筷子向一个方向不停搅拌至光滑上劲,拉起面可以自由流下又不会断的程度。
2)和好的面要饧1-2小时最好。
3)把面用铲子放到平底盘上或剔尖托盘上,用铁筷子或剔尖筷剔出又长又细的面条。
4)剔出的面条直接入烧开水中。
5)水再次滚开,剔尖面就熟了。
6、猫耳朵
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其形如猫耳,小巧玲珑,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做法
1)小麦面粉一斤,水五两。先将面粉倒进面盆里,冬季用温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揉光揉好。
2)放在面案上,撒上面粉,用面杖擀成两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剂头,再撒一次面粉,滚均匀。
3)两手拇指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妥;也可先搓成食指粗的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手掌或条篦上碾成猫耳朵。
4)下在开水锅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即可。
7、揪片
揪片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劲道。揪片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做法
1)把面粉放入盆中。
2)倒入适量温水,用筷子搅拌成面絮状。
3)揉成光滑的面团后醒发三十分钟左右。
4)把面团揉匀撒适量干面粉。
5)擀成约0.3厘米厚的大面片(方法同刀切面)。
6)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条,拿一条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边揪边煮,锅开,锅里的面也就熟了。如果要吃炒揪片,面可和的适当硬一些,揪面片的时候,可揪得小一些,这样更容易入味,吃起来也更劲道。
8、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一绝。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它与刀削面,拉面,剔尖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面条呈三棱形,粗细均匀,长短一致,筋道滑爽。运城、晋中地区人民普遍食用。吃时可配各种荤素浇头或打卤,吃汤面亦可。
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长约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不能带“鼓肚”。每把刀约2.5公斤左右重。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