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香草佳木。”,一个性情残暴而多面的秦始皇能给自己的长子取一个如此文雅的名字,由此可见,秦始皇对这个长子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扶苏能成为一个品行仁厚的治世贤君。
嬴扶苏确实也不负秦始皇的厚望,此人性情温和、深明大义、知书达理,此等人才当然深得父皇始皇的厚爱。
按照古代“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级,皇子扶苏被尊称为“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拜儒学大家淳于越为老师,从小便受到儒家仁义思想的熏陶,为人心怀仁慈,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立为太子后,扶苏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公元前212年,秦朝政府抓捕了“妖言惑众”的术士460余人,随后并把他们全部坑*。史称“坑儒”,此事件与焚书事情合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做事坚决果断,冷酷无情,而太子扶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到焚书坑儒的暴政,非常担忧,向自己的父亲谏言说:“现在天下初定,*害这么多儒生恐怕引起人心不稳,不利于国家稳定,希望父皇开恩,饶了这些儒生。”
而以法家治国的秦始皇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反对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如此看重的太子,他非常的失望,他觉得太子扶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性格太仁慈,这将来不会是一个治国的好君王,如是非常失望的把太子扶苏发配到了北方,让他跟蒙恬一起去守卫边疆去了。
这个决定是秦始皇一生中犯过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太子被发配之后,中央政权便以赵高、李斯等人为中心,太子的地位已经严重被削弱,大家心里面的皇位继承人形象也开始模糊,反而让赵高成了政治明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达赵国故地沙丘却突然病倒了,秦始皇感觉自己很难康复了,终于放弃了长生不老的梦想,他匆忙写下一封秘密诏书,让人送去北方,让太子扶苏回咸阳支持事宜并继位。
然而,事与愿违,这封密诏流到了赵高、胡亥的手里,赵高一看这是天大的好事落到了他面前,赵高并威胁李斯要立胡亥为皇,很显然此件事情的真正策划者是胡亥,没有胡亥的支持,赵高等人没有这么大的本领。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等人并为对天下公布,而是秘密合计扶持胡亥登基。
赵高等人以秦始皇的身份向太子扶苏写了一道诏书,假诏书以秦始皇的名义,宣布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严厉斥责太子扶苏和蒙恬,并命令二人自裁。
蒙恬看完诏书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并对太子扶苏说:“太子殿下,你不能自裁,你应该先回咸阳面见皇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定夺。”
然而,太子扶苏此时却表现出了愚忠、愚孝的性格说道:“父皇要儿臣死,儿臣不得不死。”,说完便自裁了。
公子扶苏这样的结果反而说明了其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领袖人物,政治手段比胡亥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