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指的是哪个诗人,韦编三绝是哪个古人的故事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3:32:39

“韦编三绝”是孔子用来形容自己的,说的是孔子读书非常勤奋努力,不舍昼夜,用来将竹简串联成一本书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可见读书之勤。人的工作,贵在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水滴石穿,穿透之处,正是坚持和刻苦的明证。而一个人的恒心,正像是那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的水珠。到了最后,我们才能看到,它看似柔和,没有什么重量,但累积起来的时候,却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我国东晋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寒门将领,名叫陶侃。陶侃既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也是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出身比较寒微,其官宦生涯的最初是从县吏做起的,之后逐渐升迁,担任郡守。进入东晋之后,陶侃长期担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诸军事,死后追封为大司马,为东晋初年的国之柱石。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东晋方面的军队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长年治理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个人品德崇高,善于自律,勤于公事。而他拥有的这种种成就,全部得益于他年轻时候持之以恒的努力。

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爆发,西晋灭亡。陶侃被征辟为南蛮校尉长史,以其武勇和才智,平定了张昌起义,荆州就此回到了晋朝的控制之下。陶侃一度被王敦猜忌,贬到在当时看来是蛮荒之地的广州担任刺史,离开了他一直努力工作的荆州。但是,陶侃的心中一直怀有大志。他在广州期间,只要不处理公事,每天总是早上将一百块砖搬到书房之外,傍晚再把这一百块砖运到书房。当时陶侃已经贵为一州刺史,属官们很是不解陶侃的举动。而陶侃则向他们解释:“我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如果过分安逸,恐怕等到开战之时,就会难以担负重任。”虽然陶侃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北伐中原的梦想,但是他就是这样地锻炼身体,砥砺意志。

后来,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先后爆发。偏安东南,建立不久,本就弱小的东晋,更是经不起这两次大的变乱。陶侃的儿子陶瞻,甚至在苏峻之乱中被叛将*害。陶侃被推举为征讨苏峻的盟主,带领联盟军前往建康勤王,终于平定了苏峻之乱,东晋政局危而复安。自此后,东晋朝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安定局面,没有出现大的动乱。陶侃对东晋未来七十年的安定和谐,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功绩的。社会的安定对江南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在荆湘地区经营几十年,励精图治,发展荆湘地区的生产。有一次,陶侃外出时看见一个人手拿着一把未成熟的稻谷,非常奇怪,就问那个人:“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只是随意拿来一把稻谷罢了。”陶侃当时正在大力发展荆湘地区的生产工作,听过之后非常生气地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于是陶侃惩罚了那个人。荆湘地区百姓安定地耕耘、生产,经济水平也慢慢发展起来。

这之后,陶侃位极人臣,受到了东晋朝廷的大力嘉奖。虽然陶侃不是出自高门大族,但陶侃对东晋的功绩,使得陶侃位高权重,子孙也受到了封赏。但是,陶侃一直勤勤恳恳,谨慎严肃,从未有过逾越之举。他对待自己和自己的下属,更是非常严格。陶侃认为,人生在世的时间极其短暂,因而必须珍惜光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他作为荆州刺史,事务繁重忙碌,但他从来都亲自检查管理荆州事务,丝毫没有遗漏,也不曾有片刻清闲。陶侃曾经说过:“禹是圣人,尚且非常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就更应该珍惜时间了,怎么能够游乐纵酒,耽于声色?一个人如果活着的时候对他人没有贡献,死去之后也不会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的举动啊!”因此,他向来珍惜时间,不敢稍有懈怠,而是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管理着荆州军民,在他治下的荆州,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景象。

陶侃的一生,勤恳谨慎,为了将荆州治理得当,并有一天能够完成北伐中原的梦想,他坚持不懈,锻炼自己,并为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做了很多准备。虽然陶侃本人没能实现北伐的愿望,但他的恒心已经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为后人敬仰。

评说

《晋阳秋》这样评价陶侃:“侃勤而整,自强不息。”所谓的“自强不息”,就是夸赞陶侃出身寒微,却能够始终保持上进之心和远大的志向,勤奋不息,日复一日为梦想付出全部心血。这是一个人理想的一生;我们应当珍惜对我们来说有限的光阴,刚强自守,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将勤奋作为毕生的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在生命结束,回想自己一生的时候,没有丝毫羞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