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成荫
笔者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今日头条上,爱吃“头”,鸡头、鸭头、猪头、兔头……但笔者也爱吃“尾”,猪尾、牛尾、虎尾、鱼尾、鳄尾、羊尾……一生吃菜“有尾有头”,做事也追求“有头有尾”。
卤猪尾
六七十年代,猪尾是不单独卖的,尾巴叼在猪嘴巴里,和猪头一起卖。每当猪吃食时,你可以看到,那猪尾巴揺来摆去,故猪尾巴是“活络肉”,吃肉,当然要吃活肉,口感嫩。
老家人说,孩子磨牙,让他啃猪尾巴,就能治好。不知道有没有科学说法,倒是让我吃了不少卤猪尾。庄上有个烧腊店,以煨猪头肉为主,在肉食紧张的年代,猪尾巴因有骨头,不实惠,价格和猪头肉差不多。
其实,猪尾巴很香,卤得红润润的,一看就有食欲。外边一层皮,黏黏的,嚼起来弹牙,满满的胶原蛋白。都说骨头上的肉最香,猪尾上的瘦肉嵌在骨头里,更香。年轻时牙口好,直接连骨头嚼碎了吃,那叫越嚼越香。
自己开饭店后,用猪尾巴做了三道菜,一是卤猪尾,冷菜;二是黄豆炖猪尾,汤菜;三是猪尾巴烧黄鳝,红烧菜。后来,市场上的长尾巴少了,大多数是短尾,没有尾尖的猪尾是耍流氓,尾尖更香,吃猪尾的次数也就少了。
清炖牛尾
笔者十岁左右时,生产队*了条黄牛,屠夫把牛尾巴拎给了我。到家后,爷爷把它洗干净,剁成段,放生姜、香葱在大铁锅里炖了足足两个小时。铁锅里“咕噜咕噜”响,香味已从釜冠缝隙里挤出来,口水早在喉咙口打滚了。
炖熟后,爷爷先盛了一海碗给我。啃牛尾巴不宜用筷子,直接手抓,那才叫大块朵颐,过瘾啊。牛尾巴上全是瘦肉,肉很嫩,不像牛腿肉那么粗,细膩啊。啃牛尾性子不能急,如上海人吃螃蟹一样,骨头缝里的丝丝肉屑也得用竹签剔得干干净净。
炝虎尾
虎尾不是老虎的尾巴,是黄鳝。老家沟河纵横,水中黄鳝丰富,炒鳝丝、炒鳝片、韭菜炒鳝血、红烧鳝段、清炖鳝筒、黄鳝烧肉、软兜长鱼……可谓五花八门。炝虎尾是老家的一道传统名菜,用鳝鱼尾背一段净肉,经开水稍氽后加浓计调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得此名。炝虎尾入口嫩滑,咸鲜味美,更有滋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