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水煮肉片,是川菜当中最著名的一道菜,因肉片未经滑油,以水煮熟故名“水煮肉片”。相传在北宋年间,四川自贡产井盐,都是靠牛来拉车作为动力的。所以当地有很多牛,因为工作量很大,体力透支,就被淘汰掉了。这些被淘汰了的牛,当地人就把它们宰了,切片,放在盐水中加花椒、辣椒煮,非常好吃。这就是水煮肉片的来历,此菜色深味厚,香味浓烈,肉片鲜嫩,突出了川菜“麻、辣、鲜、烫”的风味。
2 四川面食,说好的“南米北面”,在四川这里却变了卦,不愧是包罗万象的美食天堂!其实四川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一样,也是妥妥吃面大户。不过南方面条和北方还是略微有有些区别的,在北方面条永远是主角,也会浇上各种臊子、配菜,但绝不会让臊子和配菜喧宾夺主,充分体现面条原本的麦香味和口感。四川人吃面会更灵活,又跟北方人大不相同,偏爱将面条的味道“七十二变”,也更注重浇头、配菜的搭配,创造出近百种让人魂牵梦绕的面食,堪称“百面争鸣”,这和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相辅相成的。四川人对面食也是情有独钟,吃法多样,四川面包括多种:担担面、甜水面、铺盖面、宜宾燃面、广元蒸凉面、羊马查渣面、荥经挞挞面、汉源榨榨面等,各有各的味道,有的辣,有的麻,味道均十分鲜美可口,是四川面食中的精品。
2.1 担担面,距今有16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面’之一,起源于四川自贡,在成都、自贡地区颇负盛名,广为流传。相传,担担面由自贡市一个姓陈的师傅于1841年始创,因最初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得名担担面。担担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成菜后,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
2.2 甜水面,又名棒棒面或棍棍面,是四川省成都市很有名的一道地方特色小吃,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甜水面有筷子头那么粗,入口有嚼劲,微甜,还有花生碎和花椒的香味,加之红油辣椒、复制酱油、芝麻酱、蒜泥调味,入口会觉得微甜,最后微辣,香味在嘴里停留很久。吃起来较爽口,咸鲜略甜,香辣并重,滑爽绵韧。
2.3 铺盖面,是川渝地区的一道特色面食,属于川菜,因为面皮很宽大像铺盖,所以得名铺盖面。将和好的面团经过反复揉搓到最佳的状态,再将面慢慢扯成又宽又薄的面片,与铺盖形似,然后下锅煮熟即可出锅,再配以传统的麻辣牛肉汤或者鸡杂汤等即可。因其加工方式独特,面片韧性十足,口感极佳,而面绍一样特色鲜明,或麻辣,或清淡,川味十足。
2.4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源于四川宜宾市,为宜宾传统小吃。宜宾燃面起源于清代,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其选用当地优质碱水面条为主料,加上宜宾碎米芽菜、肉沫、香葱、花生碎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松散红亮、麻辣相间、香味扑鼻、味美爽口。
2.5 广元蒸凉面,又称女皇蒸凉面,是四川广元的传统特色面食,是以大米、香油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食品。这种凉面耐嚼、爽口,清凉宜人,有酸、甜、麻、辣、香5味,川味十足。凉面辣得人脸红嘴发麻,但吃得有滋有味。蒸凉面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深受大众青睐的民间小吃,其色泽之诱人的、香气之热烈、口感之优美,堪称三绝。
2.6 羊马查渣面,“查姓肉渣面”或“查氏肉末面”的简称,是川西名小吃、崇州的特色美食之一。起源于崇州羊马街道,“查”是创始人查淑芳,“渣”则是搭配面条的臊子。因为这种臊子炒干后既细又脆且香,形状虽像渣渣,但味道却特别鲜美酥香,顾客都喜欢吃这种“渣渣臊子面”。久而久之,人们干脆就将它称为“渣渣面”了。
2.7 荥经挞挞面,是当地一道独特的手工面食,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手工制作,主要经过调、和、揉、挞等几道工序来完成,因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案板上摔打面条,其“挞”堪称一绝,因此得名“挞挞面”,一条为一碗,取若干条,配上色、香、味俱全的佐料,面条浓香四溢,色泽鲜艳,劲道美味。
2.8 汉源榨榨面,是雅安汉源县一种本土特色面食,它的面条是用荞麦经加工磨细后掺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压榨而成的。面团儿经过放在锅上面的特殊工具压榨成条状直接进锅进行烹煮,故称之为榨榨面。但是这道面,绝就绝在酸菜上,这是汉源县清溪镇产的酸菜,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日照、水质,加上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口感酸辣,回味有一种淡淡的清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