柊叶,图片拍摄:吴昌宇
到了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子,广西人就会把柊叶粽包得很大,注重视觉效果;平日里包粽子,就会小一些,方便食用。
成捆的柊叶,图片拍摄:吴昌宇
事实上,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包粽子的原材料非常丰富,除了柊叶,还有芭蕉、露兜树等等。而邻国越南,芭蕉叶粽则是主流,吃的时间主要也是新年。
广西粽子,图片拍摄:吴昌宇
说到粽子,史书里还记录了“粽”的一个有趣掌故(严格来说是两个)。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记载,建安八年(203年),交州刺史张津“尝以益智子粽饷魏武帝”——给曹操送了“益智子粽”。
嵇含对益智子的描述是“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若莲,著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出交趾、合浦”。对应的植物应该是姜科植物益智。它的果实气味辛辣,可腌制做蜜饯凉果。按照嵇含的描述,再结合周处在《风土记》中的记载,曹操收到的“益智子粽”,如果是“叶裹米”形式的,那可能就是用益智果或益智果蜜饯当配料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