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提到北京,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银杏叶落配上青砖红墙的紫禁城,而是老北京涮羊肉。
对于老北京来说,天儿一冷,就到了吃涮羊肉的时候了。大铜锅,红炭火,配上切得整整齐齐、细细薄薄的羊肉卷筒,再蘸上鲜香味醇的麻酱,这热乎劲儿带来的满足感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替代不了的。
涮羊肉的历史渊源涮羊肉相传是忽必烈发明的,据说有一次征战时,忽必烈见将士们思乡情切,于是让厨子准备羊肉,正在这时,部队突然要开拔,但将士们还饥肠辘辘,厨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了薄片在锅中涮,等肉色变白后盛出,再撒上细盐,分给将士们吃,没想到意外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忽必烈打了胜仗,庆功宴上让厨子依法炮制,并配上美味的蘸料,赐名“涮羊肉”,从此成为了著名的宫廷佳肴。
关于涮羊肉最早的描述是在一副辽早期的壁画中,画中三人围坐,有一人拿着汤勺搅动着锅中的热水,一人拿着筷子正往锅中伸去,前方案几上放着装有羊肉的铁桶和盛装酱料的小碗小碟。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马可·波罗在元大都的皇宫中吃涮羊肉的记载。
到了清朝晚期,涮羊肉才传入民间,开始流传。时至今日,涮羊肉早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火锅品种之一。
老北京涮羊肉,锅必是铜锅,肉必是羊肉铜锅耐高温,非常适合当火锅锅具。老北京涮羊肉的铜锅头大底小,体高膛大,分为三部分,上部为通心烟囱,中部为盆状锅体,下部为炉式支架,使用时先向锅内加入底汤,然后把燃红的木炭加入炭炉之中进行加热,食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添加底汤。
以前吃炭锅涮羊肉的时候还可以把羊肉片贴到铜壁上烤出油花来,这样的火锅汤里羊肉味都非常浓香。不过现在讲究环保,很多地方用电磁炉替代了炭火,老式铜火锅也进行了改良,在底部基座里加满水,用电磁炉加热,然后靠水导热将锅烧开,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维持了铜锅的外形,让现代人有种吃到了传统地道老北京铜火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