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标准配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配方用量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7-16 16:25:51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与方

赵明 ,李浩 2,刘南阳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源自《伤寒论》, 以“瘀热在里”为基本病机, 主治湿热发黄证, 且病位偏表者,具有内清湿热、外解郁闭之功, 为寒热并用、表里双解之剂。 导师李浩教授临床善用本方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尤以痤疮为著。 由于原文中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病机、临床表现叙述较为简略,给后人理解其方证要义、临床推广应用带来了诸多困难。 笔者从原文入手,对其证候、治法及方药进行解析, 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并参考现代临床运用加以论述,以期为临床熟练运用本方提供帮助。

1 证候辨识

1. 1 “伤寒”非指外感表证 《伤寒论》第 262 条曰: “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此条以“伤寒” 二字冠首, 成无己 将其理解为兼有“寒湿在表”的外感表证, 各版本教材均作湿热发黄兼表证解读。 通过查阅《伤寒论》以“伤寒” 二字冠首的有关条文,仲景在此处以“伤寒” 二字冠首似乎另有深意。 此条文中“伤寒” 二字非指外感表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读。

1. 1. 1 “伤寒”指代病因 《伤寒例》对“伤寒”一词做了 明确的解释, 认为“凡伤寒之病, 多从风寒得之。 始表中风寒, 入里则不消矣”。 《素问· 热论》云: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用“伤寒” 来泛指热病的病因。 仲景以“伤寒” 二字代指疾病的发病原因,本病初始病因是感受了风寒之邪, 后由 表入里,已无表证, 而非兼有表证。 在《伤寒论》中可找到大量相关原文佐证此观点。 如《伤寒论》第 261条: “伤寒, 身黄, 发热者, 栀子柏皮汤主之”; 《伤寒论》第 260 条: “伤寒七八日 , 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等, 条文繁赘, 在此不一一列举。 栀子柏皮汤证、茵陈蒿汤证均为里实热证, 方中均未用到诸如麻黄之类的解表药, 以“伤寒”二字冠首, 是为了说明它们起病之初是感受了风寒之邪,最终入里, 转化为里实热证。 而在《伤寒论》中用“太阳病” 一词冠首才是阐述外感表证, 且药后多有“温覆微似汗”或“啜粥”等药后调护法。

1. 1. 2 《伤寒论》治外感表证必先解表 仲景治表里同病时,以“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为原则,疾病兼夹有外感表证时,必先用解表的方法以解除表邪的束缚。 如《伤寒论》第 234 条: “阳明病脉迟, 汗出多, 微恶寒者, 表未解也, 可发汗, 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 235 条: “阳明病脉浮, 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 宜麻黄汤”。 均采用先解表, 后攻里的方法治疗,若表证不解, 表邪外束, 阳明湿热发黄证这一里证就无法通过下法来治愈。 所以, 对于湿热发黄兼表邪未解的治疗,必须先解表,而后再清泄在里之湿热。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未先解表、后攻里,而是表里同治,间接证实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并未兼表证。 后人误认为本方证兼有表证, 缘于误用了以方测证的方法,即麻黄为解表要药,而认为本证兼表,麻黄作用于此方之含意需另行讨论。

1. 2 “瘀热在里”为 基本病机 《伤寒论》第 236条: “阳明病, 发热汗出 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 身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 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湿热发黄证以茵陈蒿汤为标准证治, 其基本病机为“瘀热在里”。 《伤寒溯源集》将“瘀” 字解释为“留蓄壅滞”,代表郁滞之意,阳明发黄以湿为中心, 此处“瘀热在里”即湿热郁滞在里。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原文虽言“瘀热在里”,但将其病机做郁热解似乎更为合适,因其湿热内 蕴, 郁而化热 [1] 。 明 代许宏认为:“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此盖其人素有湿热, 就因伤寒汗不尽,则阳明之经为瘀热所凝,则遍身必发黄”,指出瘀热在里致身发黄的原因是湿热内蕴、汗出不畅,瘀热凝滞于阳明经而成。 湿热黏着,郁滞在里,熏蒸肝胆, 肝胆疏泄失司, 胆汁外溢, 身发黄色。因此湿热发黄证均可以“瘀热在里” 为基本病机,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也不例外。 王邦才等 [2] 认为, 此证以湿热郁结、表里合邪为基本病机,凡外有伤寒表邪,内有湿热之证者均可用之。

1. 3 病位偏表 《伤寒论》阐述病证, 一般由 表及里,由轻到重逐条深入进行论述。 但从第 260—262三条,实则采用倒叙形式探讨湿热发黄的演变规律。从第 262 条开始由后往前逐条解析, 可见仲景将湿热发黄证分为如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湿热偏表阶段: 《伤寒论》第 262 条曰: “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瘀热在里” 就已经说明了此属里证,只不过因为湿热初起, 虽属里证, 但病位偏表。 湿热郁滞, 熏蒸肝胆, 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发为“身必黄” 之证, 临床表现以皮肤发黄为主,皮肤主表, 临床表现的部位偏表, 说明此时病位偏表,因其热势不盛,故黄染尚轻。 第二阶段为湿热入里阶段: 《伤寒论》第 261 条曰: “伤寒, 身黄,发热者, 栀子柏皮汤主之”。 湿性重着, 湿渐入里,郁闭肌腠,里热外泄无门, 表现为“发热” 明显, 热势渐盛,则黄染渐重。 第三阶段为湿热在里阶段: 《伤寒论》第 260 条曰: “伤寒七八日 , 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表现为“小便不利”“腹微满”,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已影响到在里的脏腑之功能, 脏腑通调水道和传导糟粕的功能异常,湿无以从小便出, 热难以随大便解, 此时湿热更盛,黄染极重, 表现为“身黄如 橘子色”。 钟 鑫等 [3] 以六经各具表里为依据, 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治定位于阳明之表, 属卫分风寒与营分湿热相兼之证,以此进行组方与辨证,临床疗效显著。 刘美娟等 [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实验研究提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非兼有表证而属黄疸重证的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瘀热在里” 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其病位偏表, 却非兼有表证, 若进一步发展,可转化为病位在里的茵陈蒿汤证。

2 治疗原则

《伤寒论》第 236 条曰: “阳明病, 发热, 汗出, 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指出阳明病患者不能“发黄”的根本原因是“热越”。 阳明病患者里热炽盛, 迫津外泄,汗出顺畅才能称之为“热越”,若“无汗”“额上微汗出”或“但头汗出,身无汗, 剂颈而还” 等均不能称之为“热越”。 “黄家所得, 从湿得之” (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 , 发黄证以 湿为中心, “热越”使湿邪有所出 路, 而达到“不能发黄” 的目 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组方规律依据发黄之治, 即“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假令脉浮, 当以汗解之” ( 《金匮要略· 黄疸病脉证并治》) 。 发黄之治可概括利小便与发汗, 其目 的均是使湿邪有所出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利法”“汗法”为主; 栀子柏皮汤以“利法”“清法” 为主; 茵陈蒿汤以“利法” “下法” 为主。 三方因病位及病邪偏盛不同, 分别采用“汗”“清”“下”三法以达到逐邪外出的目 的。 可见, 治湿热发黄三方中, “利” 法始终贯彻其中, 说明湿可主要通过小便排出 体外。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表里同治,融利小便与发汗于一体, 以利小便为主, 可概括为“开鬼门,洁净府”。

3 方药解析

本方由麻黄、连轺、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炙甘草 8 味药组成。 清代柯琴认为: “汤以赤小豆、梓白皮为君” ( 《伤寒来苏集》) 。 全方从药物用量来看, 赤小豆、生梓白皮用量最大, 均达一升之多。 《神农本草经》载赤小豆: “下水, 排痈肿脓血”。 《本草备要》谓其: “行水散血, 消肿排脓, 清热解毒”。 赤小豆集扶正与祛邪于一身, 用于此方可直接入药,利水解毒, 性虽趋下却能顾护胃气 [5] 。生梓白皮性味苦寒,功善清热解毒,由于生梓白皮采摘不易,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开始记载用蜜桑白皮替代梓白皮。 吴军 [6]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 桑白皮疗效同梓白皮无统计学差异, 且桑白皮保护肝细胞功能明显优于梓白皮, 为桑白皮替代梓白皮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赤小豆、生梓白皮两药合用,内清湿热之郁滞,切中病机。 方中用连轺还是连翘,历来说法颇多,明代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已有用连翘, 代连轺的记载, 刘渡舟教授认为: “连轺即连翘根, 亦可用连翘代,可清透邪热之结”。 《名 医别录》载连轺“有小毒”, 用连翘代连轺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又连翘兼清热、透邪功效于一身, 用于此方可兼顾内外。 王明炯等[7]认为麻黄在本方有通滞之功, 是针对其在里之瘀而设。 《神农本草经辑注》载麻黄:“主中风伤寒, 头痛, 温虐, 发表出 汗, 去邪热气, 止咳逆上气, 除寒热”。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病证的病位偏表, 本方取麻黄“发表出 汗” 之功, 而非用其疏散在表风寒邪气之意, 因其通过“发表”, 可开达腠理、解除郁闭的作用,使在里之水湿通过汗孔排出体外。 麻黄“去邪热气”, 亦是“发表出 汗” 的结果, 透气泄邪, 使在里之郁热从表散去。 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顺应肺性, 通调水道以助湿邪排出体外。 麻黄伍生姜, 两药均可走表, 解除郁闭、发泄腠理以透热于外。 炙甘草、大枣和中健脾, 补益正气。简言之, 赤小豆、生梓白 皮、连轺内清湿热于里; 麻黄、杏仁、生姜外散湿热于表; 炙甘草、大枣调和诸药,牵制内外,扶助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仲景取潦水煎药,因其从天而降不久藏于地下,不含地下矿物杂质,是一种味薄而较纯洁的天然雨水,可助药力而除瘀热 [8] 。

4 现代临床运用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湿热发黄证之病位偏表,究其方义, 内清湿热、外解郁闭, 兼开鬼门、洁净府双重功效,除治疗湿热发黄外,还用于治疗多种肾脏病。 在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中发现, 该方应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等肾脏病中, 在提高临床疗效,消除浮肿、血尿、蛋白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9 - 11] ; 此外, 该方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极具特色 [12] ; 在痤疮等各类皮肤病治疗中, 该方亦可发挥独到作用。 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 [13]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 “痤” 等范畴 [14] 。有调查显示,生活工作压力大、失眠、嗜食辛辣油腻食物、油性皮肤等均是痤疮发病的高危因素 [15] 。 中医学认为,痤疮的病因体现在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志内 伤、 体质因 素等方面。 “劳汗当 风, 寒薄为皶,郁乃痤”(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指出痤疮的病机乃汗出之时体表感受风寒之邪,汗中脂液凝结,阻滞并蓄积在玄府, 使腠理郁闭, 加之阳热内盛, 汗出之湿与体内之热相搏结, 留连肤腠而发。 “每发于面鼻, 起碎疙瘩, 形如黍屑, 色赤肿痛, 破出白粉汁,日 久皆成白屑” ( 《医宗金鉴· 肺风粉刺》) , 临床表现为鼻面部或起碎疙瘩, 头如米粒、谷粒般大小, 或色赤肿痛,或破出白粉汁。 痤疮发生以阳明经循行的鼻面部居多, 缘于阳明多气多血。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言: “面部诸疡, 俱热毒病也, 虽各由于经络,大约阳明之证居多”。 因其好发于颜面部, 影响容貌,日 久不愈,可致患者情志抑郁。 现代医家从通阳 [16] 、调气 [17] 、疏肝 [18] 、和营卫 [19] 、畅三焦 [20] 等方面论治痤疮,各具特色。痤疮致病因素以热、湿最多见 [21] , 湿热郁伏阳明气血是痤疮的病机要点[22],因此清热利湿为治疗痤疮的重要法则。 《类聚方广义》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疥癣内陷, 一身瘙痒, 发热, 喘咳, 肿满者,加反鼻,有奇效”,肯定了本方应用于皮肤病的独特疗效。 扩大经方现代临床运用的关键是抓主证、辨病机。 现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 本方可用于“荨麻疹或其他皮肤瘙痒” [23] 。

李浩教授紧紧围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湿热郁滞于里的基本病机,临床运用本方辨治湿热蕴结型痤疮, 疗效显著。结合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实践经验, 笔者总结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辨证要点如下: 主证为痤疮多发于鼻面部,疮损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皮肤油腻; 兼证为伴便秘,或小便黄,或阴部潮湿、瘙痒、湿疹等; 舌红或边尖红,苔薄黄腻或黄腻; 脉浮、浮数、浮滑数或弦数、 弦细数。 根据主证、兼证及舌脉,辨证为湿热蕴结型痤疮, 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随证加减。 湿重者酌加泽泻、绵萆薢、麸炒薏苡仁、茯苓等; 热盛者酌加黄芩、黄连、蒲公英、金银花等; 伴肝火者酌加夏枯草、川楝子、锦灯笼等;伴肝郁者酌加柴胡、郁金、香附、合欢花、代代花等;伴血瘀者酌加赤芍、牡丹皮、酒大黄等; 夹风者加防风、蝉蜕、白鲜皮等,常获良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