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末年以前,塘栖只是一个普通的江南小渔村。元末,自称吴王的张士诚频繁往来于苏杭,为了用兵粮运输方便,避开狭窄、通行不便的上塘河,张士诚遣劳力新凿运河塘栖至今天拱墅区霞湾巷旁的江涨桥一段。
由此,塘栖受益于运河改道,至明清时,逐渐稳居杭州水路北大门、水运枢纽市镇的地位。
从塘栖往东,可到桐乡、嘉兴、上海;往北走可去往德清;往西走可通老余杭、安徽、南京;往南走,半天路程到杭州。街巷内,贩鱼的苏北客商,搞餐饮和药行的甬商、经营干果的闽商、酿酒的绍兴帮,以及开银号的徽商……塘栖自然成为了商贾云集、物阜民丰的繁华之地。
“东门菜,西门柴,北门米,南门鱼。”从杭城北边拱宸桥下运来的米、面、肉等粮食都要在塘栖集散,这里也成了杭州的粮仓。
塘栖的粮食丰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商人带来的饮食习惯,又在这里融合汇通。以米肉为食材,搭配起来的粢毛肉圆,也在这段悠久的繁华年岁中诞生了。
由此看来,粢毛肉圆的历史,当有数百年之久。
老字号的坚守 创业者的创新
一个绵延几代的味道
一座500余岁的广济桥,横跨运河南北,如今连接着塘栖老街与新镇,是游人打卡的必至所在。
水北街百米不到的一段路上,竟有4家店挂着粢毛肉圆的招牌。它与当地的粽子、酥糖、年糕、蜜饯等美食点心,一道成为了古街的流量商品。
200多年前,汇昌南北货栈成立,后来几经迭代,虞铭在2003年恢复了汇昌号的名头。粢毛肉圆,毫不意外地成为了店内的主打品之一。
旅游旺季里,汇昌号店里的师傅一天要做近2000个粢毛肉圆,基本都能卖光。
与民间做法略有不同,汇昌号在粢毛肉圆上做了商业化的改良,内馅用圆头糯米,外层用尖头糯米,蒸熟之后里面更加软糯,颇具卖相。
汇昌号还选用三七肥瘦比的夹心肉来做粢毛肉圆,这样的配比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即便冷了回去微波炉转一下也能接着吃,不丧失口感,对于游客来说更合适。”
回到临平城区,顾蕴婧的咖啡配粢毛肉圆,如今已是弄堂咖啡的拳头产品,常常一个上午就宣告售罄。
顾蕴婧的粢毛肉圆供应商是一位老师傅,他做馅只用村里的土猪肉,让肉圆吃起来风味更足,在春天还会往馅里加新鲜的春笋,增加脆甜口感,其他时节则用笋干弥补口感上的层次。
顾蕴婧说,这个创意组合的构思其实比店开业还早。曾经在旅游媒体工作过的她游历多地,对咖啡情有独钟。
“可是餐饮行业里太卷了,我只有另辟蹊径做出特色。”顾蕴婧笑着说,“这道塘栖老味道带来了新机遇。”
夜幕降临,塘栖村的农家乐渐渐热闹起来。几乎每桌上都有一屉粢毛肉圆。三代同堂,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塘栖人。他夹起一个喂给旁边的小孙子。孩子吃得很香,小手背一抹嘴,油光亮到了巴掌上,引得大家捧腹。
这道美味,便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