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家中的第二台电冰箱是2007年买的
刘毅家中的第三台电冰箱是2024年夏天买的
新冰箱的内部
7月17日下午,刘毅通过视频形式向记者展示了新冰箱内部。记者注意到,如今刘毅家中的这台冰箱,除了冷冻室比较满,冷藏室内显得较为冷清,鸡蛋和酸奶,吃了一半的面包,还有一只装绿豆百合汤的钢盅锅子和两盒菜。
“现在电冰箱的重要性和以前不同了,夏天饮料随时可以买,都不进冰箱,小区附近购菜太方便了,出门就是,网上也能买菜,所以今天打开冰箱门的视觉效果,和几十年前确实不一样了!”刘毅这样解释道。
沪语作家、小说《弄堂》作者胡宝谈告诉记者,他家中第一只电冰箱是1987年买的,当时电冰箱是要凭票子供应的:
当年,家里没条件买很多冷饮囤积,冷饮都是现吃现买,买棒冰比较多,买断头棒冰还便宜一分钱,买好了,摆在保温大口瓶里。如果弄堂里啥人家用块毛巾包了块中冰砖跑进来,就是屋里向有人客来了。
而加仑流行要到1990年代初,弄堂人家大多数买了电冰箱之后。常常有同学为了吃加仑,去医院割扁桃体,现在听起来很奇幻,当年大家眼痒(沪语:羡慕)极了呢。电冰箱做冰块,做棒冰雪糕,做果冻,都是有塑料模具的,成品效果也就这样,不然冷饮厂要关门了。阿拉屋里的冰块是这样吃的,阿娘用宁波土办法,拿只小碗,冰块、米醋、糖,摆在一道,吃了也老扎劲的。
市民利用家中的冰箱做棒冰(插图By 罗志华)
有一年,我在金陵东路上看中了一只做刨冰的机器,我妈妈帮我买了,纯手动,就是冰块摆进去,上头只摇柄,下头只钻头,要自家拿冰块摇碎脱,吃力啊。食品店里当时有得卖碎冰的,一包一包透明塑料袋装的,我记得五角钱左右,外公很喜欢买碎冰。至于自家用电冰箱做冰块,弄堂里蛮多老门槛计算过的,其实不哪能合算。果珍、菊花晶、酸梅浆、酸梅粉咾啥,碗里冲好了,碎冰倒点进去,调一调,嗲!
作为70后,上海市民许可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中的第一只冰箱应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读初中时买的,冰箱牌子则是意大利的阿里斯顿:
当时夏天冷藏室里是放冰水,自制冰饮料和部份小菜,还有夏天自己蜜的番茄,冷冻区除了存放肉类,还有不少自制冰块和冰格子做的棒冰。冰箱里还有猪油和自己熬的葱油,我父亲还会自己拆一点蟹粉做成蟹油放冰箱里,拌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