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哪个部位不能吃,十种不能吃的螺的图片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11-15 11:16:28

来源:浙大一院


最近这气温可是又继续发威了,烈日炎炎下,为了保护皮肤不被晒黑,满大街都充斥着各种防晒方法。

泥螺哪个部位不能吃,十种不能吃的螺的图片(1)

但很多时候,人算不如天算,杭州的吴女士(化名)和邵大伯(化名)躲过了各种阳光直射的风险,却没想到败在了光敏性食物/药物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光敏性食物/药物,它们带来的皮肤伤害可能比晒伤还要严重。

吃了两餐泥螺,双手肿胀发红

泥螺,这是大多数宁波人都爱吃的食物。48岁的吴女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到宁波游玩尝了鲜,回杭后被折腾够呛。

前段时间,吴女士出现了双手肿胀、发红的症状,并且有点痒痒的,忍不住想用手去抓,持续了两三天也没有缓解,以为是在宁波海边游玩时被晒伤了,便赶到浙大一院皮肤科就诊。“查体时发现她肿胀部位主要在双手曝光部位,伴紫红色斑片,局部有水疱,伴灼痛感。”接诊的皮肤科朱定仙医生表示。

泥螺哪个部位不能吃,十种不能吃的螺的图片(2)

图片源自网络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原来,吴女士不仅爱玩,还爱吃,尽管是第一次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泥螺,但却深深爱上了那个味道,甚至连续两天中午都吃了。“泥螺是典型的光敏性食物,尽管她涂了防晒,但在烈日下暴露时间过长,考虑是光敏性皮炎。”朱定仙医师介绍,经过斑贴试验,吴女士被确诊为日光性皮炎,接受对症治疗后,目前情况已经好转。

吃了这种降压药,他身上瘙痒长水疱

和吴女士一样,55岁的邵大伯也没想到,不就是吃了一段时间高血压药,怎么就也“中招”光敏性皮炎了?

邵大伯在乡下干了大半辈子农活了,常年在地里忙活的他早就习惯了在露天光膀子干活,即便是夏天也不例外,肤色比一般人要黑很多。前段时间,邵大伯的后背、脖子等部位出现了皮疹、瘙痒的症状,以为是田间地头的“毒气”侵袭,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就没有当回事。

泥螺哪个部位不能吃,十种不能吃的螺的图片(3)

但几天后,这些部位又出现了红斑,甚至长出了水疱,他才在家人催促下来到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皮肤科就诊。“皮疹、水疱、瘙痒、疼痛,他的这些症状比一般的晒伤要严重得多,皮损也主要分布于曝光部位,当时考虑是日光性皮炎。”浙大一院皮肤科主任方红教授介绍,反复询问病史后,患者一年前因查出高血压开始服用一种叫做“XX降压片”的药物,这种药物在药店也可以买到,中草药成分,他觉得会更安全。医生仔细查看了药物的成分,发现里面含有一种叫做“氢氯噻嗪”的利尿剂,这是对光敏感的一种化学成分,易引发对日光的过敏,“并不是所有的降压药都含有利尿剂,这要具体看药品种类。”

目前,经过对症治疗并在医生建议下替换高血压药物后,邵大伯的情况已经缓解。

吃了这些食物/药物会让你变黑,想要白白的,可以这样做

紫外线会让皮肤老化和色素沉着,而日光性皮炎可以简单理解为,对阳光过敏。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常见的,大多数人在日光长时间暴晒后易出现(也就是晒伤),另一类较少见,对日光敏感的人在吃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后,长时间在阳光暴晒下可能出现。引起这种过敏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卟啉症,也有可能是由于接触了光敏性物质。

光敏性食物/药物中含有光敏性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后,如果接受强光照射,就会出现光敏性皮炎相关症状,如裸露部位皮肤红肿、皮疹、瘙痒、刺痛、水疱等。

“常见的光敏性食物有马兰头、香椿、香菇、萝卜、香菜、泥螺,还有柠檬、芒果、菠萝、柑橘等水果,而含有利尿剂、四环素等成分的药品、抗生素药品如喹诺酮,也容易造成光敏性皮炎。”方红教授解释,这并不是说吃了这些食物或药物,就一定会发生日光性皮炎,关键还是与个人体质相关,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症状,但是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类对光线敏感的患者,在饮食和服药方面要尤为注意。

泥螺哪个部位不能吃,十种不能吃的螺的图片(4)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对光线过敏呢?朱定仙医生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技巧:如果在正常的日晒后皮肤特易变红,这类人就要提高警惕啦!

那么,想要美白,个人体质又特别容易晒黑的人,预防日光性皮炎,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少吃光敏性食物/药物,光敏性成分会加强紫外线吸收,普通人哪怕不易发生日光性皮炎,也会相对更易晒黑,可以多吃防晒抗光敏的食物,比如番石榴、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西红柿、木瓜、空心菜等含有大量胡萝卜素及其他植物化学物质。

二是做好防晒,对日光耐受性差的人,更要做好防晒措施。

防晒,并不是变白那么简单

防晒不单单是为了变白,紫外线中的短波紫外线(UVA)会使皮肤晒红晒伤,除此外,长波紫外线(UVA)因其穿透能力强,容易到达皮肤真皮层导致胶原纤维断裂,胶原蛋白的流失,从而导致皮肤的皱纹增加,水分丢失,长期还容易产生光线性角化病等皮肤肿瘤。因此,防晒并不是变白那么简单。

对于防晒,首选还是物理防晒,太阳伞、遮阳帽、防晒衣、墨镜等简单有效的物理防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化学防晒应该如何选择呢?

紫外线主要分两种,长波紫外线(UVA),俗称“晒黑段”,易导致皮肤变黑及老化,穿透力较强;短波(UVB),俗称“晒红段”,易导致皮肤晒红及晒伤,穿透力一般。

了解了紫外线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防晒剂上的常见指数:

PA(Protection of UVA),主要防“晒黑段”,一个“ ”号表示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 ”号越多,抵御力越强;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主要防“晒伤段”,遮蔽时间=SPF×10分钟(如SPF20=200分钟),但更高的数值往往代表更多的添加物,对皮肤的负担也较大,因此并不是越高越好;在紫外线较强时外出或游玩可使用SPF30及以上的防晒剂,日常使用8~20即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