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无事做翻老旧书里的菜谱,意外看到了鸡爪豆腐,心里一乐,竟然想起来我二姨夫的故事。那一年我第一次去上海玩,二姨夫家住平安大戏院后面,自然是离南京路最近了,于是二姨夫就受二阿姨委托陪我们两个小外甥,二姨夫可是旧社会南京路上皮鞋店的老板,文革时期自然倒霉了,呆在家正好陪我们玩,却不料姨夫不会买这买那的,一次出去弄丢了五岁的弟弟而出名,所以这一回带着我们南京路是死活不放松,吃饭也是在南京路旁边弄堂的小饭店对付,记得点菜时姨夫一看,有一只菜邪气便宜,鸡爪豆腐,所以姨夫当机立断点了它,那一天吃了啥,在什么饭店吃的都不记得了,唯独记住了鸡爪豆腐,回家以后鸡爪豆腐一直成为一个大笑柄说二姨夫。
因为饭菜上桌,二姨夫看来看去没有找到鸡爪豆腐里的鸡爪,于是喊住服务员,询问点的鸡爪呢,服务员指着桌上说:呶,那不是?我姨夫说,这哪里有一只鸡爪呀,分明就是肉末豆腐哇,服务员捂嘴说:师傅,这就是鸡爪豆腐哇,上海人都晓得,怎么就你不知道?把个姨夫尴尬得要死,把我们两个小外甥笑得半死,原来鸡爪的意思是,这豆腐好像被鸡抓挠得那样八门消烊,就好像我们家平时的拌豆腐那样,根本就不是什么鸡爪。那天姨夫菜上了,已经熬不住在豆腐里翻了半天了,就是没有给两个小外甥翻到两只,所以熬不住发话,闹出个笑话来。回家以后外婆还要笑得岔气 ,直说姨夫专门在外甥那里出洋相的,于是我记住了那个鸡爪豆腐来了。
鸡爪豆腐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家常干烧肉沫豆腐,买一大块水豆腐,碗里放好压一重物,让豆腐里滗出黄黄的水,然后将豆腐拌碎备用,肉沫肥瘦相间,油锅加热后,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推入肉沫煸炒,然后加拍碎的大蒜子、酱油、盐和糖,喜欢辣味的放一点四川豆瓣酱,炒到出红油,然后倒入碗中豆腐进行翻炒,然后再分几次淋上熟猪油和起锅,撒上葱花就是一碗老年人和孩子喜欢的搭饭好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