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可以说是是最经典、最传统的中式小吃了。虽说现在的月饼种类和花样越来越多,但是晨光每年都会坚持做一些最传统的月饼给家中的孩子们吃,并且会告诉他们中秋节的故事。让他们知道,在这一天圆圆的月亮象征着一家人的和和睦睦、圆圆满满。
在中国月饼以广式月饼、潮式月饼、苏式月饼和京式月饼这四大派别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还有如:火腿月饼(云南)、椒葱月饼(江西)、水晶月饼(潮汕)、薄酥月饼(湖南)、冬蓉月饼(广东台山)、德懋[mào]恭水晶饼(陕西)、三白月饼(黑龙江)、海味月饼(山东)、鸡丝月饼(清真式)、酥皮芋泥月饼(潮汕、福建、台湾),港台有蛋黄酥和绿豆椪(台湾)、冰皮月饼、奶黄月饼(香港)等等非常多的种类。
古代月饼最早出现时,并不是被作为食物用来食用的,而是被当做祭祀中的祭品使用的。而在中秋节这一天吃月饼的习俗,一般认为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唐朝的中期前后,在《洛中见闻》中有记载,唐僖宗皇帝曾在中秋节当天将用红绫包裹的饼赏赐给新科进士。
到了北宋时期,这种中秋节食用的饼被称作"宫饼",从一开始在宫中的小范围流行,慢慢的传至民间,被普通百姓称之为"小饼"或"月团",苏东坡在其《留别廉守》中曾写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里所说的"小饼"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月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