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大半辈子玉米,我发现玉米就像调皮的孩子,不管可不行,管得太多也不行。每到夏季,看着地里那些疯长的玉米,叶子绿油油的,杆子却细弱经不起风吹,结出的棒子还小得可怜,真是让人心疼。“玉米长得欢,棒子小一半”,这话一点没错!今天就和大家唠唠怎么让玉米别“太高兴”,安心结实打粒。
啥是玉米徒长?识别有门道
“叶大杆细顶着天,空有其表不结实”。玉米徒长,说白了就是只长身体不结果。徒长的玉米株高超过正常水平,茎秆细长无力,节间距离长,叶片大而薄,根系发育不良。远远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近看却摇摇晃晃经不起风吹。
识别玉米是否徒长,我有三看法:看高度、看茎秆、看叶色。正常的玉米株高在2。2-2。5米左右,如果明显超出这个范围,就得警惕了。茎秆细长软弱,轻轻一推就倒,这也是徒长的明显特征。
徒长的玉米看着长势喜人,实际上却是“虚胖”。结出的棒子不是小就是少,甚至可能颗粒无收。我家去年有块地的玉米就是徒长了,人高马大的,结出的棒子却像手指头一样细,心疼得我直跺脚!
徒长原因,找准病根方好治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控制玉米徒长,得先弄清楚啥原因导致的。根据我多年种玉米的经验,主要有这几种情况:
施肥不当是头号“罪魁祸首”
“氮肥施多了,只长叶子不结果”。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过多,是导致玉米徒长的主要原因。玉米确实喜肥,但也得讲究平衡。氮肥能促进茎叶生长,用多了就会导致植株疯长,而磷钾肥不足,又不利于根系和穗粒发育。我那片徒长的玉米,就是因为春季一次性撒了太多尿素,结果苗倒是长得快,后来却“虚”了。
密度过大也会惹祸
“株挨株,叶盖叶,争阳光,徒长高”。玉米种得太密,阳光照不到下部,为了争夺阳光,玉米会拼命往上长。我隔壁地里的玉米就是这毛病,种得像牙签一样密,结果杆子又细又高,稍有风雨就倒了一大片。
水分过多长疯了
玉米“喝水”也有度,湿度过大,根系缺氧,也会导致徒长。特别是在雨水丰沛的年份,很多地方的玉米都会出现徒长现象。去年夏天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我家地里的玉米就跟吃了兴奋剂似的,蹭蹭往上窜,后来棒子却少得可怜。
品种选择不当
“种子选不好,再会种也白搭”。有些玉米品种本身就比较高大,如果不了解特性盲目种植,很容易出现徒长。记得前年我试种了一个新品种,说是高产,结果株高近3米,还没等结实,就被台风刮倒了一大片。
六大控旺绝招,玉米乖乖结棒子
第一招:肥料调整巧控旺
“氮磷钾平衡,玉米才健康”。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是控制玉米徒长的关键。我习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基肥中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具体做法是: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添加复合肥;苗期追肥要薄施勤施,不要一次性施太多;大喇叭口期以后,追肥以钾肥为主,促进穗粒发育。我家一般使用的复合肥是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不偏不倚,效果就很好。
第二招:调整密度不挤占
“宁疏勿密,宁少勿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预防玉米徒长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条件,适当调整种植密度。一般来说,肥沃地块可以适当密植,贫瘠地块则要稀植。
我家地里的玉米,行距一般保持在55-60厘米,株距25-30厘米,这样每亩地大约3500-4000株左右。记得有一年我贪多,把株距缩小到20厘米,结果玉米长得跟竹竿似的,棒子小得可怜。这个教训可是深刻啊!
第三招:控水有度不过湿
“干干湿湿,玉米欢喜”。玉米虽然需要水分,但不能长期处于过湿状态。我家地势比较低洼,每到雨季,特别注意做好排水沟,确保田间不积水。
在干旱地区,浇水也要有节制,遵循“干湿交替”的原则。特别是在苗期和拔节期,控制好水分,不要让土壤过湿,能有效预防徒长。我常说:“宁可干一点,也不要湿透了”,这样种出来的玉米棒子才结实。
第四招:断根促长控徒长
“锄头轻轻动一动,玉米不长疯”。这是个老农经验,在玉米拔节期进行浅锄或人工断根,能有效控制徒长。具体方法是:在玉米长到膝盖高时,用锄头在距离玉米根部15厘米处划一下,深度5-8厘米,能切断部分侧根,迫使玉米减缓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向下发展。
我每年都会在玉米拔节初期进行一次断根处理,效果确实不错。记得去年那块断过根的地,玉米虽然个头不高,但棒子结得又大又实,掰开一看,粒粒饱满,特别有成就感!
第五招:喷施控旺药剂
“小小一喷壶,控旺有奇效”。在玉米徒长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喷施矮壮素等控旺药剂。一般在玉米7-9叶期喷施,能有效控制株高,促进根系和穗部发育。
不过我得提醒大家,使用药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千万别贪多。我第一次用控旺剂时不懂,浓度配高了,结果玉米叶子卷曲,长势都停滞了一个礼拜。所以这个方法要谨慎使用,宁可少用,也不要过量。
第六招:土法摘心缓徒长
“摘心一小把,玉米不疯长”。对于已经出现徒长迹象的玉米,可以采取摘心的方法来控制。在雄穗抽出前,将玉米顶部的1-2片叶子连同生长点一起摘除,能有效控制株高,促进养分向穗部转移。
这个方法我用了好多年了,效果非常明显。去年家里那块长得特别疯的地,我就采取了这个办法,结果比邻地的玉米棒子大了一圈,笑得我合不拢嘴!不过,摘心要掌握好时机,太早了影响正常生长,太晚了又起不到作用。一般在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这段时间操作最好。
控旺注意事项,别顾此失彼
控旺虽好,但也要掌握好度,别矫枉过正。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控旺要趁早,发现徒长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就像老话说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玉米长疯了再控制,效果就差多了。
根据土壤和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的控旺措施。肥沃地块控旺力度要大些,贫瘠地块则要小些;不同品种的玉米,控旺方式也要有所区别。
各种控旺方法可以综合使用,但不要盲目叠加。我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两种最合适的方法,不会把所有方法都用上,那样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控旺不是目的,高产才是根本。控制徒长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提高产量和品质。所以控旺时要兼顾玉米的正常生长需求,不能一味追求矮壮而忽视了产量。
种了大半辈子地,我深知玉米种植没有万能的方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地块的控旺技术。希望我这些年的经验能给大家提供些参考,种出棒大粒满的好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