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鸡头”里会藏好几颗芡实,要用特殊的工具才能剥出来。上图摄影/陶源,下图摄影/马耀明
这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鸡头米”——芡实,虽然江南处处产芡实,却以苏州城外东南荡湖所产品质最好。拿鸡头米在砂锅中慢慢煮熟,调入绵白糖,加桂花提味,便成了一碗白白绵绵,香香甜甜的“鸡头肉汤”。没有这一碗价值不菲的甜汤,就不能说是地道的苏州宴席。
▲ 芡实、莲藕菱角,水八仙“开会”。图/图虫·创意
其实芡实本身滋味就清甜可人,简单拿冰糖调做糖水,滋味也已经足够。秋季是进补之时,鸡头米的价值可以说是“补而不峻,润而不燥”,它可以与虾仁清炒,也多用在煮粥或煲汤。这些菜肴里加一些口感清糯弹牙的鸡头米,无疑是锦上添花,搞不好还会喧宾夺主——毕竟这份“水中明珠”,实在得来不易……
“天津鸭儿梨,不敌苏州大荸荠”
▲ 清清脆脆的荸荠。图/视觉中国
荸荠,多在浅水田里生长,江南水乡出产的荸荠,尤其质地上乘。在苏州,风干荸荠是一种著名的小零嘴。将荸荠放在小篮中,挂在屋檐下风干后,就会变成可以长期保存的风干荸荠,剥开皱巴巴的荸荠皮,甜美却依然不减。这种小零嘴,尤其被爱吃甜的鲁迅先生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