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娃娃晒太阳补钙来咯”
“买一点虾皮煮粥,再喝点骨头汤补补钙”
····
“补钙”这件事,国人向来非常看重。甚至想到补钙,就是吃钙片,晒太阳。其实,日常生活里有很多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钙元素,你真的会补钙吗?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钙摄入量是每天 800 毫克,50 岁以上则要有 1000 毫克。
很多年轻人都有缺钙的问题,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量,而且人体的骨密度和骨量会随着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二三十岁的时候骨密度会达到峰值,如果钙摄入不足,不仅长不高,还会出现抽筋、腰膝酸软等缺钙症状。
而且年龄到了35岁以后,骨量便会开始流失,此时如果没有注意科学补钙,很容易会诱发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早期几乎是无症状的,一旦出现腰背痛、骨折等症状时,就难以逆转了。
所以,补钙要趁早,千万别等老了才来重视。
提到补钙的方法,很多人会想到吃虾皮,或是晒太阳。
虾皮每百克的含钙量高达991毫克,曾被人们称为“补钙冠军”。但是虾皮中,人可以吸收的钙含量很少,还含有大量的钠盐,每百克的钠含钠量就高达5057毫克,相当于12克盐。如果吃虾皮补钙的话,还没等到骨头变强壮,血压就先飙高了。所以,虾皮不是补钙的好选择。
很多人认为晒太阳可以补钙,这其实不靠谱。
晒太阳补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则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如果缺乏维生素D3的话,饮食中钙的吸收量就会下降到只有10%-15%。另外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骨骼形成,以及减少钙的流失,对骨骼强健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孩子严重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发佝偻病,出现鸡胸(胸部凸出)、漏斗胸(胸部凹陷)、O型或X型腿等骨骼畸形的问题,所以就会让人误以为晒太阳是可以补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