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冬天,我正在镇子上的第三中学读初二,那时时候上中学晚上要在学校住宿的,每天中午得骑5公里的土路回家里吃午饭。所以我每天都得同村的几个同龄人一起蹬自行车上下学,我们村子到学校的大路是一条3米宽的土路,两边有一条20公分宽的水泥镶边,中间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疙瘩和数不完的小坑。为了避免撞到石子我们总喜欢在边沿骑行,为此也锻炼出来一身骑车的好本领,一辆凤凰24寸自行车载三个人还能骑得稳稳的。
一个晴朗的中午,我和伙伴骑车回到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青色的黑烟。我刚回到家就闻到了大头菜的香味了,不用说肯定是奶奶在煮头菜粥了。我端着个不锈钢盆走进漆黑的厨房,打开大锅盖子果然看到了锅里粘稠的头菜粥,我迫不及待地打了半盆。坐在大厅的木墩子上滋溜滋溜地喝着热粥,虽然这大头菜粥只洒了点葱花,但是闻着味特别香,吃着还有淡淡的咸香味。吃着滚热的头菜粥我浑身暖洋洋的,真是让人越吃越想喝。
奶奶家的大头菜是自己从菜地里拔的,这种菜和芥菜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抗病虫能力更是强悍,从种下去到收割都不用打农药。这大头菜平时只要浇上一些发酵过的猪牛粪尿,每周浇上一次清水就行。成熟的大头菜的根部有碗口那般大,菜叶子很长而且很小。奶奶腌制大头菜的方法非常简单,把采摘后的十几棵大头菜清洗干净,用菜刀把头部切开晾晒三天,然后找来一个大盆把头菜放进去,倒入一袋食用盐搓匀盖上塑料膜腌制6天,就可以拿出晾晒了。晾晒后用塑料袋密封保存,想吃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拿出来。
大头菜可以和五花肉末拌匀一起蒸着吃,也可以和肥肉炒着吃。这几年我也时常从超市买过一些大头菜回家煮来吃,不过怎么吃都找不到奶奶做的那种大头菜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是大头菜变异了,还是做法上的不同造成的味觉差异。这个周末,我决定回趟老家看望奶奶,然后再吃一次奶奶煮的大头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