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炸酱面
萝卜,黄瓜,豆芽......常见的菜码一个也没有少。干黄酱被水洗得十分合适。放菜,加酱,就拌起来!在加上店里提供的蒜,除了推荐还能说什么呢?
作为从小家里就不会做炸酱面的南方人发言,觉得并不十分喜欢(可能有拌得不匀的缘故)。感觉是正常面食的味道,不能说是难吃,总体上无功无过,但是一大盘一小碟端上来摆盘还卖相还是十分不错的!
端上来就十分具有仪式感,一碗清面旁边五六个小碟子装满不同配料。拌开后,吸溜一口,黄瓜丝青豆冰冰凉凉与暖和的炸酱在嘴里碰撞开来,对比明显,很有层次感。美中不足的就是炸酱过于浓稠,完全拌开很费劲.
爆肚
北京最有名的名吃就是老北京爆肚与北京烤鸭。而论起北京最悠久最兴旺的小吃,爆肚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爆肚外形粗糙,焯水蘸酱的吃法也"原始"的很,但肚却精细的区分牛、羊肚,还有百叶、散丹、肚仁、肚领、蘑菇等不同部位,蘸料甚至也划分着南料、北料,体现着京城小吃看着平凡,吃着讲究的传统特点。
作为第一道端上来的菜,爆肚无疑是第一个吸引眼球的菜。我将其蘸上麻酱后,递到嘴边一口吃下去,麻酱的咸香在嘴里弥散,而爆肚在牙齿的咀嚼下,产生奇妙的口感,只能称一声绝了!
不得不说,爆肚有些老。一口下去,甚至不能咬断。但是汁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在蘸料的救场下,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能吃的下去的菜。
芥末墩
过年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它清爽,利口,解腻,很多人都喜欢。而且芥末墩儿还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有的凉菜,被人称为凉菜里的首席。芥末墩儿的诱人之处就是这个“冲味儿”,痛快淋漓尽致地让人流出眼泪来,合不上嘴!它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末墩儿逐个地夹出来,放在小碟内,再倒些原汤,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汤透心的凉,芥末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在食用了油腻食物之后,吃芥茉墩不仅换了口味,那舒服适意的劲儿妙不可言!
被人骗了说这是豌豆黄……摆盘可可爱爱的几个小粒。我粗暴理解就是卷起来的白菜浇了芥末一类蘸料。放入口中没有辛辣的感觉,体验极佳!后来被提醒要把白菜卷开再吃,下次再吃我要试一下一口吃掉它的感觉!
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摆盘,一颗枸杞,为龙点睛。甚至让这道菜不舍得让人去破坏,我是一口吃下,你或许会刺激到流出幸福的眼泪~而如果展开慢慢品味,方能尝到嫩白菜和芥末的完美融合,清淡的白菜不仅缓解芥末的刺激感,而且使得这道菜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