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红苋菜:补钙又补铁的“长寿菜”
红苋菜叶色紫红,煮后汤汁如胭脂,民间称其为“补血菜”。其钙含量是牛奶的2倍,铁含量比菠菜更高,适合贫血、体弱者食用。清炒时加蒜末提香,或与皮蛋煮汤,鲜味十足。闽南人爱用红苋菜搭配海蛎,煮一锅“苋菜海蛎煲”,鲜美又滋补。
推荐做法:上汤红苋菜
蒜片爆香,加入皮蛋丁、咸蛋丁炒香,倒入高汤煮沸后放入苋菜,煮至软烂,汤汁红润鲜美。
5. 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
韭菜性温,有“起阳草”之称,适合春季升发阳气。其膳食纤维丰富,可促进肠胃蠕动。经典的韭菜鸡蛋盒子、韭菜炒豆干简单又下饭;与河虾同炒,鲜味倍增。北方人春季必吃“韭菜合子”,外皮酥脆,内馅鲜香。
推荐做法:韭菜炒河虾
河虾爆炒至变色,加入韭菜段快速翻炒,少许盐和料酒调味,河虾的鲜与韭菜的辛香完美融合。
6. 豌豆苗:一口吃下整个春天
豌豆苗是豌豆的嫩梢,口感柔嫩,富含维生素C和氨基酸,有清热解毒之效。清炒时只需加蒜末和盐,便能凸显其清甜;涮火锅时烫几秒,脆嫩爽口;上海菜“豌豆苗炒笋丝”更是将春鲜发挥到极致。
推荐做法:上汤豌豆苗
火腿丝、皮蛋丁与高汤同煮,放入豌豆苗烫熟,汤汁清澈,豆苗嫩滑,满口清新。
7. 莴笋:脆嫩多汁的“厨房良药”
莴笋(青笋)水分充足,含钾丰富,能利水消肿、缓解春困。莴笋可切片凉拌,加少许花椒油提味;或与腊肉、木耳同炒;莴笋叶也别浪费,焯水后凉拌,略带苦味却清热去火。
推荐做法:莴笋炒肉片
莴笋切片,瘦肉用淀粉腌制后滑炒,加入莴笋和黑木耳,调味勾芡,口感层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