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荠菜」煮鸡蛋是每年必吃的美食。
童谣唱到“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传说在楚地由于气候变化,头痛病较为常见。三月初三,神农氏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看到乡民们头痛难忍,便用野鸡蛋和地菜(荠菜)煮给他们吃。
吃了之后,乡民们的头痛症状得到了缓解,因此“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图源:vivi
早春的荠菜才悄悄冒出头,就成了湖北人饭桌上的美味。
荠菜叶裂如羽,把荠菜剁碎和肉混合成馅,包进春卷里炸至酥脆金黄,一口一个停不下来;包饺子时混入香干丁,鲜得《诗经》“其甘如荠”的赞叹穿越三千年仍在舌尖回响。
????冷知识:荠菜钙含量高达294mg/100g,是牛奶的2.8倍!
春日食谱
泥蒿炒腊肉|凉拌泥蒿杆|清炒泥蒿
沿着江边滩涂和湿地沼泽上肆意生长的「泥蒿」,折断时散发的清冽药香。泥蒿又名蒌蒿,1990年被湖北武汉市蔡甸区种植改良后,才出现在食客的餐桌上,是正正经经的湖北春菜。
几场春雨过后,泥蒿愈发鲜嫩,春天的自然满是馈赠,就连苏东坡都折服于“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