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脚”早在神农氏时期就被记入典籍《神农本草经》;随后的《本草纲目》、《陆川本草》、《中药大词典》等中医药典中都能够找到它的身影。
在云南,当寄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被当地人识得并加以利用,且随着普洱茶的不断兴起,也让“螃蟹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虽然野生螃蟹脚已经进入大众视野,但还有这那的疑惑,本文将针对其中一些问题做解答。
什么是螃蟹脚?螃蟹脚是一种槲寄生植物,主要有枫香槲寄生属、扁枝槲寄生、桑槲寄生等。
因寄生在枫香、油桐、柿树、古茶树等多种植物上而分为不同的属类。
外形:连接寄生植物末端的枝干近似圆柱状,枝和节都是呈扁平状,枝杈对称或交叉生长,因外形酷似螃蟹的脚,由此得名。
价值:全株可入药,有清热利尿,祛风除湿的效用。
分布地:分布范围较广,国内,螃蟹脚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南部和东南部、甘肃(文县)、陕西南部、湖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平阳)、台湾;国外的泰国北部、越南北部、马来西亚、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印度尼西亚爪哇也有螃蟹脚生长。
寄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称之为茶槲寄生螃蟹脚,是桑寄生科槲寄生属。
它是一种寄生在古老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外形特点:枝干呈节状,颜色鲜绿,一节一节的枝上会带着纤细的毫毛,和螃蟹的脚很相似,所以布朗族将其形象的称为“螃蟹脚”。
分布地:寄生在数百年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分布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的古茶园中,但是因对气候、生长环境的挑剔,使得寄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数量稀少,能够品饮到的机会十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