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死螃蟹不能吃?这事儿其实和螃蟹的体质有关。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会迅速繁殖,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叫做组胺的有毒物质。
这种组胺就像一个“隐形*手”,普通人吃了可能会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而对于那些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
别以为把螃蟹煮熟了就没事,组胺的耐高温性很强,普通的烹饪温度根本奈何不了它。
那是不是刚死的螃蟹就一定不能吃?这事儿还真不能一刀切。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螃蟹死后是否能吃,关键在于死亡时间和存储条件。
如果是刚刚死亡、且保存得当的螃蟹,体内的细菌繁殖还没有达到危险水平,组胺的含量也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经过高温彻底煮熟,风险会小一些。
但问题是,普通人很难判断螃蟹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一旦买到已经死了很久的螃蟹,吃下去的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这里有一个真实案例:2019年,广州的一家医院接诊了一位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这位患者因为贪便宜,在市场上买了一些降价处理的死螃蟹,回家煮了吃。
不出两个小时,患者就出现了剧烈的呕吐、腹泻,最终被诊断为急性食物中毒合并过敏反应。
经查,这些死螃蟹的体内组胺含量已经远远超标,直接引发了中毒反应。医生表示,如果抢救不及时,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再说说吃螃蟹的禁忌,很多人觉得螃蟹就是个“百搭”的美味,怎么吃都行。其实不然,螃蟹虽好,却有不少“天敌”。首先,螃蟹性寒,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最好少吃,不然只会雪上加霜。
其次,螃蟹和柿子、梨这类寒性水果不能同食,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螃蟹和酒也是一对“冤家”。很多人爱一边吃螃蟹一边喝啤酒,觉得这样既解腻又惬意。
但医学研究发现,螃蟹中的嘌呤含量极高,和酒精一起食用,会大大增加血尿酸的浓度,从而诱发痛风。对于那些本身就有痛风病史的人来说,这种搭配无异于“雪上加霜”。
从中医的角度看,吃螃蟹也讲究“因人而异”。体质偏寒的人,吃螃蟹时可以搭配一些生姜、紫苏这类温性的食材,以中和螃蟹的寒性。
而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这类特殊人群来说,吃螃蟹更需要慎之又慎。中医认为,孕妇食用螃蟹可能会“滑胎”,儿童食用过量则容易损伤脾胃,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吃多了也可能引发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