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恢弘的征服战争过程中,缅人也将上座部佛教传到了每一处臣服他们的土地中。新生的蒲甘王朝似乎势不可挡,其影响力甚至跨越大海,介入了斯里兰卡政权和南印度邦国之间的战争。
虽然缅甸属东南亚国家
但位于东南亚和南亚之间的过渡地带
相比被山脉和丛林阻碍的恒河流域
和斯里兰卡以及南印度的交流还更多些▼
但在蒲甘王国冉冉升起的时候,另一个征服者将目光放在了中南半岛。
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蒙元帝国征服世界的计划里,大理是必须要打败的对手。蒙元要想攻下南宋,采取大迂回战略无疑是最佳选择,由西南方向进攻,既可绕过长江天险,又能对南宋政权的经济次中心——成都平原造成直接威胁。
蒙古人拿下大理,成都就成了突出部
成都平原再也没法防守
宋军事实上只能退守重庆要塞▼
公元1254年,忽必烈攻克大理,已对南宋形成了包围之势。这时位于大理南方的蒲甘王国成为了驻守云南蓄势待发蒙古军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
忽必烈首先是对蒲甘王朝采取了招降政策,失败之后又数次进攻缅甸,因为中南半岛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原因元军的军事行动总是夭折。
云南和缅甸的山地对蒙古人是一大挑战
不过蒙古帝国的规模已经印证了其强大的组织能力
靠先进的组织能力确实能很大幅度克服地理障碍
(图片:shutterstock@oOhyperblaster )▼
不过在交锋的过程中忽必烈也摸透了蒲甘王朝的实力,元灭宋8年之后再次进攻蒲甘,这个西南霸主终究没能挡住中原王朝的剑与火。随着蒲甘城破,缅甸也再次陷入分裂,掸族、孟族势力先后独立,并对元朝表示臣服。
元在原蒲甘王朝的土地上建立了缅中行省,同时也是元治下所有省级行政区中最特殊的一个:省内土邦林立,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只是在名义上仍承认元王朝的统治。这种统治模式在中原地区王朝更替之后由明继承并发展。
缅中行省的存在时间不长,只有几年
与其说是行省,不如说是一个临时的军事控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