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元素在农作物中所起到的作用
磷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适当的磷含量是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磷在农作物植株内主要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无机态的磷占比较小,它们可起到以下作用
- 磷是构成作物供能物质鸟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物质元素,作物植株内适当的磷含量能够保障作物一切耗能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 磷是农作物细胞核中核酸、核蛋白的重要组成物质,适当的磷含量可保障细胞结构的维持,促进作物细胞分裂的进行。
- 磷参与农作物的光和作用,适当的磷含量能够促进光和作用的进行,有助于光和作用产物的转运,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磷参与农作物植株内的氮素代谢,适当的磷含量有助于提高作物固氮能力,促进植株内多种酶的活性,从而保障作物各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 磷参与作物脂肪的代谢,对于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产量、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磷能提高作物抗旱、抗寒的能力,适当的磷含量能提高作物植株细胞内原生质的充水度以及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
二、常见磷肥的种类及特性
- 普通过磷酸钙:灰色粉末状物质,可溶于水,磷含量在12%—18%左右,施入后能被快速利用,但易被土壤固定,可作基肥、种肥、追肥、叶面肥使用。
- 重过磷酸钙:灰色颗粒状物质,可溶于水,磷含量在40%—50%左右,施入后能被快速利用,易被土壤固定(同等状态下固定量低于普通过磷酸钙,主要与土壤接触面积有关),可作基肥、追肥使用。
- 磷酸二铵: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物质、商品化的二铵多为灰色或褐色颗粒,可溶于水,磷含量在40%—46%左右,除能给作物提供磷素养分外还可提供氮素养分,可作基肥使用。
- 骨粉:灰白色粉末状物质,难溶于水,磷含量在20%—35%左右,缓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因原料限制先已不常用,可作基肥使用。
- 磷矿粉:灰褐色或黄褐色粉末状物质,难溶于水,磷含量在10%—25%左右,缓效性和持效性较好,不宜被作物吸收利用,可作基肥,不可做作种肥且一般不作追肥使用。
- 钙镁磷肥:灰绿色玻璃质物质,难溶于水,磷含量在14%—25%左右,除含有磷素养分外还含有钙镁养分,可作基肥使用。
- 含磷的复合、复混肥:氮磷钾复合肥、复混肥,磷酸一铵等也是常见的含磷肥料。
- 其它含磷肥料:可溶的磷酸二氢钾,难溶的磷酸钙、钢渣磷肥,有机肥等也可给作物补充磷元素。
三、农作物缺磷及磷过量的危害
1、农作物缺磷的病症及危害
-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缺磷时,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分蘖减少,轻度缺磷时会导致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叶片呈灰绿色,重度缺磷时会导致玉米老熟叶片呈紫红色,水稻易发生稻瘟病,长期缺磷会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作物的抗逆能力。
- 油料类作物:油料作物缺磷时,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叶片较小,轻、中度缺磷时会导致作物植株叶片呈紫红色,重度缺磷时会导致大豆、油菜等结夹量减少,籽粒干瘪,导致油葵花盘变小,降低作物产量和油脂含量。
- 叶菜类作物:叶菜类作物缺磷时,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叶片小而畸形,抗逆和抗病能力降低,老熟叶片呈现紫红色,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茄果类蔬菜作物:茄果类蔬菜作物缺磷时,会导致作物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较小或卷缩,有时出现紫色病变,还会影响茄果类蔬菜作物的坐果率,降低果实的品质,影响作物的产量。
- 北方大宗果树作物:北方大众果树缺磷时,病症表现大同小异,苹果缺磷时叶片易出现紫褐色病斑,葡萄缺磷时叶缘处多为紫色,桃、梨等作物叶片上也会出现紫色病变,此外缺磷还会影响北方果树的花芽分化,导致早起落花落果,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且使果树易被病虫害侵染。
- 南方大宗果树作物:大部分南方耕地含磷量低于北方,南方大宗果树缺磷时,易导致柑橘等作物叶片呈灰绿色,花芽分化异常,容易落花落果,还可能造成柑橘果皮粗糙等危害。降低水果的品质和产量。
2、磷过量对作物的危害
磷虽然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影响元素,但是当植株吸收过量的磷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物磷过量是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抗逆性,造成作物生长缓慢、叶片变厚、节间缩短,导致作物出现“早熟”现象,影响作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比如说小麦、水稻等磷过量时会增加作物的无效分蘖、籽粒干瘪,磷过量还会造成叶菜作物的纤维增多,水果等口感、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
农友使用磷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一、认为用了磷肥作物就能吸收
很多农民朋友片面的认为,只要在种植生产过程中施入磷肥,作物就能对其吸收利用,这是一个较大的误区。首先磷肥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成无效态的磷且在多雨地区还易被淋溶,不针对性的施入磷肥,作物吸收磷的效率非常低。其次,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内对磷的需求量不同,施入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作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再者各种磷肥虽没有好坏之分,但存在适用性,用错了肥效会大大降低。
二、喜欢过量施用磷肥
在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朋友喜欢过量用肥,为增产加量、增产不明显还加量,殊不知过量使用磷肥的危害其实更大。依农前文中提到了磷过量对作物的危害,其实磷肥的过量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磷肥用量大,生产量就会增加,要知道化工磷肥的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是极大的,此外过量磷肥施入土壤后,会打破土壤的生态平衡,污染耕地土质,那些流入江河的磷元素,还会造成水资源的富养化,改变江河中的生态结构,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总是作物缺磷时才知补充
这依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总喜欢在作物表现相应缺磷病症时才知道补充磷肥,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对作物而言,表现出缺磷症状时,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且处于一个生长弱势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再给其补充磷肥,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非常低,事后补救这个误区一定要改正。
如何科学合理的施用磷肥一、根据土壤、气候的不同情况施入磷肥
- 从土壤角度看:首先我国土壤中磷含量分布不均,大致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施肥时要根据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进行施肥,对于缺磷土壤要施足,对于富磷土壤要少施。其次土壤中磷含量还和土质条件有关,比如说土壤PH值过大或过小即酸化严重的土壤、碱化严重的土壤易缺磷,应及时补充;粘性土壤、氧含量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易缺磷,应及时补充。
- 从气候角度看:首先降雨过于频繁、雨量较大的地区土壤中的磷元素易淋失,降雨量极少、过度干旱的地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在上述气候条件要着重于磷肥的施入。其次当气候环境过高或过低时会影响作物对磷元素的吸收,长期处于高温、低温气候下的作物易缺磷,因此除根施磷肥外应适当叶面补充速效磷肥。
二、根据作物对磷的不同需求施入磷肥
不同作物对磷肥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施入磷肥时要区别对待。一般情况下,油料作物如油葵、油菜、大豆等,根茎类作物如马铃薯、山药等对磷元素的需求较高应适当多施磷肥;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等对磷肥的需求量较少应适当少施;叶菜类作物如油菜、甘蓝、白菜等生长速度快,对速效磷肥的需求量高应及时补充。果树类作物生长周期长,应注重缓效磷肥的施入。
三、根据各种磷肥的不同特性施入磷肥
磷肥的种类虽多,但大致可分为可溶性的速效磷肥、难溶的缓效磷肥和酸溶性的缓效磷肥三种,施入磷肥时还应根据磷肥自身的特性合理进行补充。比如说水溶性磷肥普通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等适用于各种土壤环境条件,且具有速度效性,用途较广能及时为作物补充磷元素,不过要适时、适度施入避免其固定淋溶;酸溶性缓效的磷酸钙等适用于酸性土壤中;难溶性的骨粉、磷矿粉等适用于酸性土壤、果树等生长周期长对磷需求高的作物;含磷复合肥料,适用于大规模种植生产;磷酸二氢钾等速效磷肥适用于应急和叶面补磷时使用。
四、提高磷肥利用率需要注意的细节
- 磷肥的施入需要具体综合考虑土壤、气候,作物需求,磷肥特性等各种影响因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 施入磷肥时,应配和有机肥或其它互促的化学肥料共同施入,这样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 水溶性磷在土壤中易固定且移动能力差,施入磷肥时要做到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和时间,增加磷肥与根系的接触采取沟施、穴施等集中施肥的方式,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 非水溶性磷肥,作物对其吸收利用率低,最好采取与土壤充分接触的方法施肥,以提高磷有效态的存在,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 根式缓效磷肥要趁早,速效磷肥要适时,还应注意花前叶面磷肥的使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作物对磷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