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08 00:31:57

(鲟鱼)

比如:鲟鱼由于摄食量较大,幼鱼的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每天投喂6~8次,如此大的投饵量对养殖水体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在实际养殖中可能造成饵料的大量残留,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养殖成本的增加,另外水体污染的加剧对于对水质有较高要求的鲟鱼来说又造成了其生存的威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投喂模式,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残饵和鱼体排泄量。研究表明,鲟鱼具有补偿生长现象,其补偿生长是由提高摄食和饲料转化效率共同实现的。为此,可以考虑利用鱼类的补偿生长这一生理现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期达到减少残饵排放,改善水质条件, 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养殖成本的目的。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13)

(丁桂鱼)

限食以后恢复喂食,动物体内会进行高速的合成作用,代谢水平很快提高,不能通过降低代谢水平来提高食物的转化率,只能通过增加摄食来实现补偿生长。动物在恢复喂食以后不仅增加了食欲,提高了摄食量,还改善了实物的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就是这两种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14)

(翻车鱼)

但是,尽管现有的研究表明有可能利用补偿生长原理来改善鱼类养殖技术,如采用交替饥饿与恢复投喂的策略使翻车鱼的体重增长增加,但在养殖生产中根据补偿生长原理加快鱼类生长速度并降低养殖成本的实例还未见诸报道。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15)

综上所述,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过对水产动物周期性饥饿的研究,利用投喂饲料进行限制,达到补偿生长的生理反应是可行的。在节省饲料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水产动物的生长率,降低了投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在70年代的时候,水产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受到了重视,现已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90年代才开始对一些鱼类进行研究,之后也对其它动物也开始研究。(本文转自【水花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水产养殖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