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08 00:31:57

(对虾)

当解除动物的摄食限制以后,这些动物表现出了很高的摄食量,因此,食欲增强是营养限制以后出现补偿生长的重要机制。经过实验,发现具有补偿生长现象的鱼类有很多的品种,涉及鲑科、鲤科、鳕科、鲽科、鲟科、鲈科、鲇科、鲱科、丽鱼科等几十种鱼类。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5)

二、影响补偿生长的因素

动物的生长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但目前在水产养殖补偿生长研究中涉及的因素主要是限食程度、恢复生长时间、食物的营养物质、生长成熟程度、鱼的种类、温度、盐度、光照等。

1、限食程度

研究表明,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补偿生长表现出不同的补偿特点,即使是同一生物也有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表现出补偿的差异。限食程度主要分为限食水平和持续时间两个方面。

限食可以分为完全限食和部份限食,前者是完全限制动物对食物的摄取,而后者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摄取食物。限食水平对水生动物的影响程度与生物种类有关。像福寿鱼在1.5%、0.5%的体重日粮水平限食以后,个体恢复生长阶段的生长率和摄食率要高于没有限食的福寿鱼。而当到了3%体重日粮的时候,限制个体在生长阶段的生长率和摄食率与没有限食的鱼差异不大。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6)

(福寿鱼 罗非鱼)

但要注意的是补偿生长效应要适度限食,动物对食物限制有一定的承受范围,超出了这个承受的范围可能会对动物生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会出现阻滞生长。

2、持续饥饿的时间和恢复生长时间

鱼类的禁食时间越长,在恢复期的摄食率和生长率升幅越高,其补偿能力也更强。但并不是饥饿的时间越长越好,鱼类对饥饿时间是有一定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就会影响正常生长。水生动物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率一般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再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恢复的时间短,就不能充分发挥补偿生长效应,恢复的时间过长,补偿生长效应又会消失。

补偿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率表现为先上升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至正常水平。若恢复生长时间太短,生长率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就不能充分发挥补偿生长效应。反之,恢复生长时间过长,补偿生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水产动物经饥饿或限食后在恢复饱食后生长率均高于持续饱食的个体,但这生长率并非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是经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

3、营养物质的性质

有关营养限制对补偿生长影响研究较多的是哺乳类的动物,水产鱼类幼苗期吃了营养不平衡的巨藻或含有巨藻的饵料后,在恢复期转喂营养更高的内脏饵料,这时的摄食量要明显高于一直投喂内脏饵料的鱼类。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降低,食物的转化率和消化水平也会降低,而摄食量会增加。

利用对虾来做比较,采取营养限制的对虾体内的水分、灰分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喂养的对虾,但是蛋白质、脂肪含量却要低。恢复生长期间受到营养限制的对虾和正常对虾的体内成分存在的差异也在逐渐消失。这说明对虾采取蛋白质限制之后的补偿生长伴随着体内的成分来恢复。

4、生长成熟程度与温度的影响

有的鱼类补偿生长和性别也有很大的关系,雄性鱼类的生长率和增重率要明显高于雌性,雄性的补偿效应会更明显。生长成熟与未成熟的鱼类都具有补偿生长的能力,但最终成熟的品种要高于未成熟的,这也体现了哺乳动物的特点。

水温对补偿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不同时,鱼类的食欲也不一样。当温度较高时,恢复投喂的体重会低于正常水平。在各种温度下,补偿生长都是通过提高摄食量来实现的,还有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促进鱼类的生长。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7)

三、水生动物补偿生长程度和变化特点

有些水生动物补偿生长时的生长率是高于持续饱食的动物,但高生长率并不是一直持续下去,而是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正常水平,补偿生长阶段生长率的升降快慢因种类和限食程度不同而表现不一。

鱼类的补偿生长一般从补偿量(体重)的角度分为以下4类:

1、超补偿生长

为什么丁桂鱼没有大规模养殖,丁桂鱼的正确养殖方法(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