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中国经常发生战乱,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吃饭”就成了百姓常常面临的严峻问题。如果只是种粮食,周期相对较长,周期短的也需要5个月左右,周期长的甚至需要大半年时间,可能还没有等到收获,人就饿死了。
种菜就不一样了。蔬菜的种植周期比粮食短,还有一些蔬菜从出苗就可以吃,一直吃到成熟以后,史军博士就介绍了一种很特别的蔬菜: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皇帝都建议老百姓种过它。这个蔬菜的名字叫蔓菁,也叫无菁。这蔬菜长得特别像大萝卜,连闻起来都特别像萝卜。但是,它煮熟了以后不像萝卜,像土豆,因为它里面的营养物质还蛮丰富的,吃完了以后可以填饱肚子。
因此,种菜就成为了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渐渐地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以及农历都有用来指导人们耕种的功能。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诗人们也向往田园生活,甚至衍生出了一个流派,被我们称为:田园诗派。这当中的代表人就有陶渊明,他的一首《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节选)
就讲述的就是他种菜的故事,只不过他种菜的水平确实一般,种豆子,却野草繁盛。
当然,也有技术高超的,比如,苏轼,又被叫做苏东坡。那这个名字是咋来的呢?
他曾经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了生计,在城东的一块坡地耕种,自称东坡居士。他还写了《东坡八首》,讲述了种田、种菜的故事。
无论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种菜根植于其中。所以,“中国人爱种菜”这事不仅是刻在DNA里的,也是刻在文化当中的,甚至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种族优势”和“种族技能”。
一个小细节或许能验证上述结论。昨晚的抖音直播间评论区,关于中国人爱种菜,网友纷纷表示,自己的阳台上在种番茄,自己的儿子吵着要种西瓜……“中国人爱种菜”,真的是刻入DNA里。
想知道史军博士如何讲述“中国人爱种菜”这个问题,可以到抖音账号@在抖音学习观看完整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