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用什么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有哪些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08 18:50:04

二、从战国到三国

一直到了汉朝时,桔槔还被使用,当然还有一种东西在期间被发明,就是“辘轳”,这个辘轳广大农民朋友们都很熟悉,现在一些农村还在用,可以想象古时候发明创造对后世的影响。

一直到了汉朝末年,人力翻车被宫中一个叫毕岚的太监造了出来。

三国曹魏用什么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有哪些(5)

人力翻车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皮带机的东西,两侧有挡板,中间是可以转动的活板,一头放在水里,另一头架高,人可以踩上去,利用脚的力量去踩动,把低处的水顺着活板给汲上来。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张让》记载:

毕岚……宋典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又铸天禄虾蟇,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最初是为了哄宫里的皇帝高兴,根本没想过用到农业上去,加上那时候汉帝国风雨飘摇,天下惶惶,很多农田荒芜,这东西也用不上。

汉朝灭亡到了三国后,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机械发明家马均改装了翻水车,马均改进的翻水车十分轻巧,转动方便,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是,古代对于科学的热情普遍不高,所以关于马均的记载并不多,在《三国志·魏志》卷二九《杜夔传》的后面,裴松之注说:

魏明帝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

就这样,没了。一个发明家,仅有寥寥几句的记载,让人不禁唏嘘!

对于人力翻车,毕岚是发明者,改进者是三国时期魏国人马均,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

车身长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内用龙骨拴串板,关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亩,而牛则倍之。

三国曹魏用什么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有哪些(6)

三、从隋唐到宋朝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了“高转筒车”。优点是可以将水汲到高处,缺点则是必须要借助湍急的河水流动,而且上面还需要很大的人力或者牛力来做为提水的动力。

高转筒车的创造者已经不可考,关于这个的记录也不多,在《全唐书》卷948中有陈廷章《水轮赋》说: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大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丁.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丁波面,终夜有声。

三国曹魏用什么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有哪些(7)

而在这个时期的北方地区,则开始用“立井水车”

这是一种立在井上的工具,可以汲出井里的水来灌溉田地。

井口放一个木齿轮,旁边再接一个卧齿轮,用数十小木斗相连立在立轮外侧,下面的一端入水。以人力或畜力转动卧轮,立轮受力跟着转动,水被木斗带出井口,流进井边沟渠内,空斗再进入井里循环汲水。

《太平广记·邓玄挺》中写这种水车:

唐武则天时,玄挺入寺行香,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

三国曹魏用什么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的水利灌溉工具有哪些(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