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9 20:37:11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原名叶赫那拉氏,咸丰皇帝驾崩后满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权势和影响力波及到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三朝,长期控制朝局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1)

慈禧太后

尽管后世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贬褒不一,认为她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但是,作为当时满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满清的政权和疆域的统一,避免国家出现分裂和内乱的局面,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恭亲王奕訢(1833年——1898年),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他极大地维护了晚清的统治,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2)

恭亲王奕訢

尽管,恭亲王在晚年时被慈禧排挤打压,但在他死后,仍被赐以“忠”的谥号,成为满清历史上继多尔衮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皇室宗亲。《清史稿》这样评价:

恭忠亲王继以起,绸缪宫府,定乱绥疆,罢不生心,用不辞劳,有纯臣之度焉。

那么,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为何会在政治上出现分歧,甚至还上演了权力的斗争?接下来,文史不假为您努力还原那段历史的真相。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3)

恭亲王和慈禧太后

满清的皇位传承到道光皇帝时,他一生共有九个皇子,由于之前的三个皇子都先后早逝,皇四子奕詝就成为了在世的长子。但是,道光皇帝最为宠爱的却是皇六子奕訢,并且,他在嗣位选择的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

1850年2月,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终于决定由皇四子奕詝来承继大统。据《清史稿》记载,道光帝的传位遗诏中这样写道:

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按理说,皇帝驾崩前颁布诏书,最重要的事宜就是安排死后的传位问题。但是,庸弱无能的道光皇帝,却还留有第二道旨意: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可见,他对于奕訢的宠爱以及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左右摇摆。不过,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倒是非常符合道光帝的性格,既抠又懦,毫无主见。

皇四子奕詝继位后,史称“咸丰皇帝”,他遵从父亲的遗诏册封奕訢为“恭亲王”,取恭敬顺从之意。不难发现,咸丰帝对自己的这个六弟奕訢,因为皇位的继承问题而长期产生着芥蒂,终其一生都没有放松过警惕。

1861年8月,作为清朝历史上,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力的皇帝咸丰,将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后,为了躲避英法联军的侵略,竟然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

死前,咸丰皇帝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载淳。他没有像父亲道光皇帝那般难以抉择。因为,咸丰皇帝就只有一个皇子。尽管,他一生都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