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AB型)
⑴. ABAB
□ ★ □ ★ □ ★(□)(★)
⑵. ABBABB
□ ★ ★ □ ★ ★ □(★)★
⑶. AAB
□□★□□★(□□★)
⑷. AABB
□ □ ★ ★ □ □ ★ ★(□)□ ★(★)
⑸. ABCABC
□ ★ ▲□ ★( ▲)
⑹. ABCDABCD
□ ★▲○□★▲○(□★▲○)
⑺、递增,一个元素不变,另一个元素增加,或是两个元素同时增加,越来越多。
①. ABABBABBB
□▲□▲▲ (□ ▲▲▲)
②. ABAABAAAB
(□▲□□▲□□□▲)
③. ABAABBAAABBB
□▲□□▲▲(□□□▲▲▲)
⑻、递减,一个元素不变,另一个元素减少,或是两个元素同时减少,越来越少。
①. ABBBABBAB
□▲▲▲□▲▲(□▲ )
②. AAABAABAB
□□□▲□□▲(□▲)
③. AAABBBAABBAB
□□□▲▲▲□□▲▲ (□▲)
⑼、递进,每个元素轮流当第一
①. ABCD BCDA CDAB DABC
□▲○★ ▲○★□ ○★□▲ (★□▲○)
2、变化的规律:
⑴、1 3 5 7 9 (11) 13
→(递增, 2)
⑵、 2 4 6 8 10 12 (14)16
→(递增, 2)
⑶、2 5 8 11 14(17)(20)
→(递增, 3)
⑷、(21) 18 15 12 (9)
→ (递减,-3)
⑸、60 50 40 30 20 (10)
→ (递减,-10)
3、计算的规律
⑴. 1 4,2 3,(3 2)→ 和都是5
⑵. 6-1,7-2,(8-3)→ 差都是5
⑶. 2,3,6,7,11,(12)
→ 3-2=1,7-6=1,12-11=1
⑷. 3 4 6 9 (13) (18)
→(3 1、4 2、6 3、9 4、13 5)
二、位置
1、物体的位置有上、下、前、后、左、右。参照物不同,位置也不同。
上、下
⑴. 一般位置高的就是“上”,位置低的就是“下”。
⑵. 教室里,天花板是“上”,地板是“下”。
⑶. 两本书重叠放在一起,放在第一层的是“上”,放在底层的是“下”。
前、后
⑴. 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⑵.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⑶. 小猫 小狗 小猴 小兔面朝小朋友站一竖排。
①. 以小狗为参照物,小狗的前面是小猫,小狗的后面是小猴。
②. 以小猴为参照物,小猴的前面是小狗,小猴的后面是小兔。
参照物小狗、小猴的不同,位置的前后也是不同的。
左、右
⑴. 大班的小朋友一般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⑵. 在确定左右时,一定要注意左撇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实物做参照物来演示左右。
2、认识行和列
⑴、横的叫做行(排),从下往上数。竖的叫做列,从左往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