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9 20:37:11

咸丰帝遗章

为了辅佐幼帝,咸丰安排了肃顺、端华等人作为“顾命大臣”。而为了防止皇权旁落,他又安排了慈安慈禧分别持有自己的两枚私章“御赏”“同道堂”,明确要求朝中的重大事务必须由两宫太后签章后方能颁布。

表面看起来,咸丰皇帝的安排还算合理,太后和朝臣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共同拱卫皇权。实际上,由于这些顾命大臣的权力太大,他们丝毫不将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很快就原形毕露。据《清史稿》记载:

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啼泣,遗溺后衣。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两宫太后决心联合发动政变以铲除辅政的顾命大臣集团。不过,她们经过仔细盘算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完全没有胜算可言。

在此背景下,慈禧将目标选定为同样被顾命大臣视为“眼中钉”的恭亲王奕訢。经过暗中的接触,慈禧太后和恭亲王终于结成政治同盟,共同对付顾命大臣集团。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5)

两宫太后

慈禧在陪同新帝返回紫禁城后,立即在恭亲王的支持下完成新帝的登基,并将原先拟定的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接着,顾命大臣载垣和端华被下旨赐死,肃顺被处决 ,其余诸人也纷纷革职流放,史称“辛酉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顾命大臣们最大的败笔,就是允许新帝和两宫太后脱离自己的视线先行返回北京,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陪同咸丰帝的棺椁返京上。这次疏忽,直接导致他们错失了先机。

通过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彻底攫取了大清朝的军政大权,开始进行垂帘听政。而作为此次政变的积极参与者,恭亲王奕訢也被加封为议政王,担任军机处魁首并直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全权负责大清的一系列内政和外交事务。

1864年,清军终于攻陷天京,基本剿灭了持续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对此居功至伟,但作为议政王的奕訢居中运筹帷幄,同样功不可没,被颂为是定乱绥邦的一代贤王,逐渐声名鹊起。

伴随着自己地位的提升,恭亲王奕訢也或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一些情绪和态度的转变。他对于慈禧太后的强势干政日益反感,因为大清的祖制历来都是后宫不得干政,此举终于导致了慈禧太后的不满和猜忌。在慈禧看来,掌控权力才是最重要的,纵容现今的奕訢专权和纵容之前的顾命大臣专权,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1865年,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翰林院编修蔡寿祺等人上疏弹劾奕訢揽权纳贿和徇私骄盈。虽然,很多罪状都是一些猜测和怀疑,但是《清史稿》记载:

奏折一上,两宫震怒,诸臣惶惶。

慈禧太后以此为借口,下令进行严查。深谙政治之道的恭亲王,自然知道这是慈禧太后在对自己施压,于是立即服软并主动上疏请罪。不过,慈禧太后还是在短短七日后,就免去了奕訢的议政王头衔和其他的一切职务。

宗亲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纷纷都上疏为恭亲王求情。甚至于,连慈安太后都认为罢免奕訢颇有“莫须有”的意味。但是,慈禧太后却毅然顶住了重重压力,坚决不同意奕訢复职。

由于恭亲王长期负责满清的对外事务,逐渐赢得了各国势力的支持。奕訢被免职后,各国的公使团纷纷赶到总理衙门,联合向清政府施压并提出严正抗议,要求重新起用奕訢负责相关的事宜。

迫于外部压力,慈禧才最终做出妥协,同意恭亲王复职,但却没有再授予他议政王的头衔。通过此次罢职事件,慈禧不仅达到了敲打恭亲王的目的,也向满朝文武宣示了自己的主权。

1868年,慈禧身边最被宠信的太监安德海,在山东境内以办差为名,耀武扬威地收敛聚财,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予以扣押并立即上折请示军机处进行严惩。

奕訢借此机会,不仅集结了朝臣的力量,还大肆宣传,而且争取到了慈安太后的支持,最终下令在山东就地处决安德海,以儆效尤。此事,虽然慈禧太后没有出面袒护,但却更进一步加剧了她与恭亲王之间的紧张局势。

1874年,就在同治帝即将亲政前,朝中有人为了迎合慈禧太后,奏请大肆修葺当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因为慈禧素来喜好奢华,此举正中她的下怀。于是,慈禧将此事交付给朝臣进行廷议,但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却明确表示反对,以“耗费国帑”为由坚决予以驳回,又一次直接引发了与慈禧太后的一场正面交锋。

结果,同治帝降旨问罪,以“语言失仪”为名革去奕訢的亲王之职,降为了郡王。满朝大臣纷纷称病请辞,表面是在抗议同治帝,实则却是在对慈禧施压。这种情形持续了大概半年之久,慈禧才勉强同意恢复奕訢的爵位和职务。

1881年,唯一能制约慈禧太后的慈安太后过世,慈禧开始一人独掌政权。而在反复的浮沉中,恭亲王奕訢也已经丧失了之前的锐气,遇事开始多议少决,尽力避免与慈禧的矛盾。不过,慈禧太后依然对他心存顾虑。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6)

中法战争

1884年,慈禧终于找到了击垮奕訢的机会。在中法战争中,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处采取了避战求和的策略,导致御史们联名弹劾其因循委靡导致国家贻误战机。利用军事上的暂时失利,慈禧太后趁机免去了奕訢的一切职务,并将其嫡系宝鋆、李鸿藻和景廉等人,一同逐出了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史称“甲申易枢”

从雍正帝建立军机处算起,还没有过“统统罢黜”军机大臣的先例。可见,慈禧太后通过这次洗牌铲除恭亲王的决心有多么坚决。

恭亲王倒台后,慈禧选择了醇亲王奕譞来替代他。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是恭亲王奕訢的弟弟,还是当今光绪帝的生父。还有一点,奕譞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胞妹,他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妹夫。

选择奕譞取代奕訢,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奕譞能力一般,没有政治野心,不会对慈禧太后造成威胁。他对于慈禧太后完全就是唯命是从,将讨好慈禧太后作为自己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

所以,“甲申易枢”作为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此后慈禧的权势达到了巅峰,完全确立了她的专权统治地位,军机处再也无法对她构成任何限制。

1895年,慈禧在面临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之下,只得又一次起用恭亲王,继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据《清史稿》记载:

二十年,日本侵朝鲜。兵事急,太后召王入见,复起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会同办理军务,内廷行走。

但是,已经六十多岁的恭亲王,在连遭政治磨难和儿女早殇后,已经不复往日之勇。被重新起用后,恭亲王的地位和权势始终受到多方的制约,在甲午战争中几无建树。

甲午战败后,在康、梁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中,一向主张开明的恭亲王也一改往日的激进之举,转而多以老成谋国之言为主。据《戊戌变法记》记载,恭亲王多次提醒光绪帝:

变法当慎重, 不可轻信小人言。

19世纪60年代初期清朝政局的变动,清朝政局的变动知识梳理(7)

权力之争

1898年,恭亲王奕訢病逝。至此,他和慈禧太后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复杂的权力斗争也终于结束。在这场权力之争中,无论是慈禧还是恭亲王,都不是赢家。

关注(文史不假),我们一起学习历史!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