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你只想见你短音乐,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bgm30秒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09 12:52:57

《防弹少年团:新西兰行》剧照。

说回音乐方面,以视觉系乐队为代表的诸多J-pop音乐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涉足被称作“动画歌曲”(アニソン)的动画片插曲领域,专门重混动画歌曲的DJ也开始登场,并在秋叶原的俱乐部里大受欢迎。去俱乐部蹦动画歌曲的迪,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便象征了“御宅族VS亚文化”这一过去曾经对立的结构最终开始崩塌。

当然,正如先前所说的,“御宅族式消费”会像今天这样体现为消费活动的主流,也是其他文化消费整体相对低迷,从而导致它看上去一枝独秀的结果。不过,在像电视和广播这样的国民性媒体急剧失去影响力的当今,我想这种势头暂时还会继续下去。

作为情感商品的流行音乐

以上的分析对于音乐产业的相关人士来说应该已经算不上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思考一下这样的产业变化会对今后的音乐、音乐人和听众之间的关系造成怎样的改变吧。

我们曾说过J-pop的音乐人逐渐变成了像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品牌,如果继续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话,那么,现在正在发生的,可以说就是这些品牌的多角化(diversification)。最初由鞋匠的儿子创建的运动鞋厂家,通过做鞋不断扩大业务类型,最后一直扩展到运动相关的时尚、饮料、装饰腕表和运动设施的开发等全方位覆盖的业务,J-pop的变化可能也与之相似。

想见你只想见你短音乐,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bgm30秒(13)

《BLACK PINK:照亮天空》剧照。

在多角化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留意J-pop中不断加速的速食化/快时尚化。速食和快时尚不会让消费者在犹豫应该选择哪种产品上花费太多时间,与此同时,菜品和价位虽然事先经过了严格限定,但是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多样性也还是得到了充分的保证(AKB48的成员们就跟优衣库[ユニクロ/UNIQLO]等快时尚服装店的商品群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另外,这种乍一看似乎表现得具有多样化/多角化的商店,则又是被罩在了购物中心这种更大一号的盒子里的。

这似乎与一直以来大家毫无顾忌使用的“艺术家”(アーティスト/artist)一词的用法也有很大的关系。仔细想想的话,其实“艺术家”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词,是不同于音乐人和歌手式的存在。我们经常会不时见到像“突破了单纯的偶像身份,臻至艺术家的领域”这样的说法,如果从某个角度来进行思考的话,“艺术家”这个词和偶像之间的亲和性似乎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还要高。而像滨崎步、福山雅治这样具有多面性格的艺人,就更不单单是歌手,更像是典型的“艺术家”式的存在了。

通过被称为“艺术家”,艺人们便得以跨出了音乐人、歌手的框框。而要达成这一目的,最初的一步就是作词。过去在日本的流行音乐产业中,除去民谣和摇滚唱作人之外,歌曲的创作是由作词家和作曲家来分担的,例如,歌谣曲的全盛期就有着阿久悠、松本隆等诸多明星级作词家。

想见你只想见你短音乐,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bgm30秒(14)

《松本隆WORKS》专辑封面。

在J-pop领域里,很多歌手,尤其是那些会被大家称为“艺术家”的歌手,基本上都是自己作词。而因为这些歌手几乎不为其他人的歌曲填词,所以就变成了自身专属的作词家。由于歌词的创作者和演唱歌曲的歌手可以被同一化看待,于是大家便陷入了仿佛这位“艺术家”的语言被直接传达给了听者的错觉。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并非是歌词的措辞、文学表现力或想象力,而是歌词是否能够纯朴、直接到让听者获得“共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0年度J-pop最大的“艺术家”可以说是西野加奈。西野加奈最主要的销售额并非来自CD,而是来自付费下载,她的《好想见你好想见你》(会いたくて会いたくて,2010)在彩铃平台Chaku-Uta®和Chaku-UtaFull®(着うたフル®)上的下载量超过了100万,是ChakuUtaFull®年度下载榜单上的第一名。

正如很多人指出过的那样,西野加奈人气的秘密就在于她歌里的那种“苦闷”。与此同时,这首歌并非是通过CD或iTunes,而是通过手机下载被大家收听的,这一现象也可以看作西野加奈获得了被那种“苦闷”吸引的年轻女性群体大力支持的体现。

这两个方面相较而言,西野加奈的作品被接收的方式,更让我感到意味深长。当然,获得了爆发式热卖的,首先是西野加奈的《好想见你好想见你》等歌曲,但同时也是西野加奈本人的感情的表达,是被其直接唤起的断片式的“苦闷”情感。不少听众都对这首歌中表达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他们听着这首歌,泪眼婆娑,然后自己去卡拉OK唱它。

如果说流行音乐从以前开始就是这样,那可能说得也没什么错,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西野加奈的歌是通过手机这种彻底个人化的媒体被下载聆听的。通过手机下载的歌曲,可以被随身携带到任何地方,可以随时播放,于是它便不断地潜入了日常之中,变得断片化,继而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想见你只想见你短音乐,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bgm30秒(15)

《再次出发》剧照。

在这个过程中,“共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在当前时代的高流动性社会中,人们对难以预计的未来怀有不安,而且这种不安不断在增强。失去了公司、组织、家庭等曾经异常坚固的根基的人群,逐渐展现出一种无论如何都想要通过手机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而这种将人们连接起来的共感,也常会被描述为“治愈”(癒し)。

总而言之,现在J-pop的“艺术家”们产出的并不是音乐、歌曲这样具有具体性的产品,而是像“共感”“治愈”这样抽象的非物质性情感商品。这样的现象,也完全对应由黑胶唱片和CD等带有较强物质感的文化产品向着数字化档案的非物质性产品的过渡。

虽然我在这里使用的“情感商品”这个词大家听起来可能会有些陌生,不过,这一说法源自近年在社会学领域引发了关注的“情感劳动/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这一概念。所谓情感劳动,是一种既不能完全归入体力劳动,也不能完全归入脑力劳动的全新劳动形式。

特别是在服务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中,情感劳动可以看作其最主要的劳动形态。麦当劳(McDonald’s)的“笑容0元”(スマイル0円)活动曾经成为一大话题,这可能算是情感劳动的代表性案例了。就像飞机的舱内服务那样,对诸如微笑、亲切、爽朗、精力十足等专属于个人情感领域进行要求的职业,现在正在切切实实地增多。

想见你只想见你短音乐,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bgm30秒(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