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艾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及,雷州田艾棉煮水喝的功效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10-04 06:48:28

农历三月,艾草悄然铺满江南大地。在上巳节和清明节前后,江南各地就会迎来一种以艾草为食材的传统时令糕点——艾青团。艾草是我国一种常见植物,除高寒地区外,城乡之间随处可见。在大部分地区,艾草是被当作一味中药来使用的;在江南,艾草却成了食物。那么,它是如何从药材变成食材的呢?

田艾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及,雷州田艾棉煮水喝的功效(1)

艾青团

诗经草王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菊科蒿属植物,又称作香艾、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它在中国文化里占有极高的地位,在《诗经》里出现的频率之高,当属罕见。《国风·召南·采苹》描述了少女采摘蘋草、水藻,祭祀祖先等活动:“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周是一个以种植植物起家的农耕民族,其始祖“后稷”之名源于农耕。召南是周代同姓诸侯召公的封地,以植物祭祀祖先是正常不过的现象。诗中的“苹”是什么植物呢?《尔雅·释草》注释: “苹,藾萧也。”上古常用苹和萧指代艾草。《大雅·生民》也有艾草作为祭祀专用香料的记载,“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田艾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及,雷州田艾棉煮水喝的功效(2)

艾草

在上古时期,艾草就被视作一种神圣吉祥的植物。《小雅·鹿鸣》告诉我们,动物吃艾草还是宾客来至的喜庆之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不仅如此,艾草还登上了朝堂。祝颂诗《小雅·蓼萧》通篇表达了诸侯朝见周王(君子)的祝颂之情。全诗四章,每章都以蓼萧(艾草)和零露(叶上露珠)起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亦有记载:“国景子相齐侯,赋《蓼萧》。”杜预认为:“《蓼萧》,《诗·小雅》,言太平泽及远,若露之在萧,以喻晋君恩泽及诸侯。”后人就把“蓼萧”指代君王的恩泽。

艾草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因它是先秦重要的常用药物。《王风·采葛》就是一首讲采药少女故事的诗歌,“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孟子·离娄》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因为《采葛》,艾还被称为“相思草”;“少艾”则当作少女的代名词。艾也被是能使人安宁的药物,《左传·哀公十六年》:“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杜预注:“艾,安也。”《庄子·杂篇·让王》有“越人熏之以艾”之句,则是艾灸的最早记录。

田艾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及,雷州田艾棉煮水喝的功效(3)

艾灸

由于艾草功用繁多,江南很早就有了佩戴艾草辟邪的风俗。西晋义兴阳羡人(今江苏宜兴)周处《风土志》记载了这一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老虎是百兽之王,人们特意把艾草制老虎的形状来驱除疾病;而艾草的地位在先秦也相当于百草之王。此可谓是两王合璧。

之后,我国南方逐渐形成了上巳节、清明节和端午节佩戴艾草和菖蒲的习俗。明末清初《风月梦》记载:“今日是端阳佳节,扬州风俗八蛮聚齐,两岸游人男男女女,有搀着男孩,有肩着女孩。那些村庄妇女头上带着菖蒲、海艾、石栏花、荞面吊挂,打的黑蜡,搽的铅粉。” 海艾是什么物事呢?这是产自宁波的艾草。为什么扬州人不取本地的艾草,而出高价买宁波的艾草呢?这就要讲到艾草的品级了。

道地艾王

自古以来,中医非常讲究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指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浙江的贝母,东北的人参。艾草既然是一味中药,当然也得讲究地道不地道。北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评定艾草等级的药籍,“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是何地并未有明确说明,但明州即今宁波是很明确的。可以说,艾草最早的道地在宁波。

田艾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及,雷州田艾棉煮水喝的功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