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了,并且在花桥与上海11号线实现无感换乘。地铁的两端一头连着全国的经济中心上。另外一头牵手最强地级市苏州,而交汇点是百强县榜首的昆山,这条跨越不同省份行政区划可以直达彼此。市中心的轨交线路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跨越十年的“牵手”
工作日中午,苏州轨交11号线和上海轨交11号线换乘通道内人流如织,一轮安检、一码联乘……如今,苏州人和上海人可坐着地铁往返两地主城区。
随着暑期到来,这条跨省轨交线更是人气满满,7月的第一个周末,日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目前,日均客流量排名前三的车站分别是花桥站、江浦站和玉山广场站,其中在花桥站有近一半的乘客选择换乘上海11号线。
据介绍,为方便跨城通勤族上下班,苏州轨交11号线在工作日的早高峰往花桥方向、及晚高峰往唯亭方向,进一步缩短行车间隔。上海地铁方面也进一步延后花桥站往上海中心城区方向末班车时间至晚上10点,并制定了末班车后的定点加开方案。
这样一条“超长的地铁线”对于沪苏双城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故事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2011年6月,中国首条跨省地铁线路——上海轨交11号线花桥延伸段开工建设,这条线路特意从上海安亭延伸3站到了昆山花桥。经过两年多的时间,2013年10月,上海11号线花桥段在无数群众的翘首以盼中,正式开通运营,开启了很多人“工作在上海,住在昆山”的生活方式。如今,上海跨城通勤者90%住在苏州,其中又有超过70%的通勤人员选择住在昆山。
两座城市地铁的交汇点——昆山,由此也交出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单”。2022年,昆山GDP达到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要知道,这个数据堪比一个省份的经济体量。
“11号线实际是苏州的第6条地铁线路,超前命名体现了苏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雄心。”在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看来,作为GDP在长三角排名前两位的城市,上海与苏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合作紧密。20世纪80年代,来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助力苏州等地创造了蜚声中外的“苏南模式”。
如今,苏州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创新产业集群,与上海协同发展。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在苏州就近设厂。随着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11号线的互通,不仅有利于苏州从外向型制造业大市向科技创新产业新高地转型,更有利于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在两地间实现同城化流动,将沪苏联结成科创共同体。
不过,地铁跨省“牵手”并非易事。
“超长地铁”全程近3个小时真的划算吗
一般而言,使用地铁平均出行距离是15公里,超大城市通勤距离大约9公里(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但乘坐地铁从苏州市区辗转至上海,里程至少60公里,称得上“超长地铁”。
从位于苏州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乘坐地铁到上海市中心,要经过50站地铁。如果从苏州主城区其他站点乘坐地铁到上海,则需历经更多站点,耗时超过3小时。不少乘客表示,地铁前往上海的耗时,远远长于往来两城的高铁。
对此,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管理处处长韩建明表示,待运营一段时间以后,会对线路运营进一步完善。这条线路是按照48公里的时速设计的,目前还没有达到这个旅行速度;第二,在开通一段时间以后,苏州方面也会跟上海对接,对大站快车做进一步完善,来满足通勤需求;第三,会根据客流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来进一步压缩行车间隔。
时间是一方面,打通“双11”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工作。
例如,沪苏各自的11号线分属两个独立的系统。售检票系统都是独立的,数据不能交换系统,接受的卡片制式也不同,“各自对于免票的标准和措施也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一票到底”的问题。两边的地铁运用部门也是要进行大量的后台沟通工作。“目前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互认”韩建明说,“正在跟上海对接,研究将来全面互联互通”。
未来,“双11”号线联通一定会更加顺畅,但这还远远不是故事的终点。
“轨道上的长三角”如何打通“毛细血管”
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来看,轨道上的长三角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开放大网,它大致可分为4个层次:高铁为主*国铁干线网,城际铁路网和市域铁路网,以及各城市轨道交通网。
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尚武教授表示,截至2022年,长三角约有1.4万公里铁路,其中高铁占6700公里,之后每年将有1000公里高铁开通,成为全国最密的高铁网络。相比之下,长三角轨道上的“毛细血管”仍有巨大的联通空间,以满足出行需求的多样性。
过去10多年来,杭州绍兴、南京镇江已通过地铁或市域快轨完成了跨市连通。据苏州轨交集团方面早前透露,苏州轨交3号线未来也将西延,与无锡地铁3号线在苏南硕放机场衔接。苏州轨交10号线金港站,也预留与江阴的对接条件。未来,沪苏锡三市全程由地铁连通,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夏骥表示,对长三角而言,特别是上海大都市圈来说,首先要补上短板。现在不同类型的轨道是有不同主体的,“未来是否有可能在上海大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组建跨市域、跨省域的铁路公司、轨道交通公司”真正地把这张交通网更加便捷、顺畅地织就起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陈怡 王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