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属少数民族散聚地区,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壮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 等24个少数民族,汉族人51.3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8.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中,满族6.9万人,占总人口13%。 锡伯族人口近0.5万,蒙古族、朝鲜族人口均在2000人以上,回族人口近600人,其他民族人口一般在百人以下。全市现有一个民族乡,23个满族村,8个锡伯族村,4个朝鲜族村。2001年,我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县(市),2005年被确定为“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市),2011年被国家民委、财政部确定为“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市)”。
经济概况综述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94.3亿元,增长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5.4:20.3:44.3变为35.8:19.9:44.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016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093美元。
2019年,东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4.3%,其中,各项税收完成9.8亿元,下降5.4%;非税性收入5.2亿元,增长29%。全年财政支出总计50.4亿元,增长9.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9亿元,增长4.2%;教育支出7.3亿元,增长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亿元,下降7.6%;卫生健康支出3亿元,下降21.1%;城乡社区支出3.7亿元,下降20.8%;农林水事务支出9.3亿元,增长29.8%。
第一产业2019年,东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44亿元,增长6.4%;林业产值0.3亿元,增长4.4%;畜牧业产值23.1亿元,下降1.3%;渔业产值60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亿元,增长5.8%。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其中,农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5.1%;林业增加值0.2亿元,增长7.6%;畜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3.1%;渔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5.8%。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万公顷,粮食总产量57万吨,增长5.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62万公顷,产量19.25万吨;水稻播种面积4.3万公顷,产量36.4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5557公顷,产量32.9万吨。年末设施农业个数2.3万个,设施蔬菜产量9.1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7万吨,下降8.2%,其中,猪肉产量1.8万吨,下降19.4%;禽肉产量5.2万吨,下降3.4%。全年禽蛋产量9.3万吨,与上年持平。猪全年出栏数25万头,下降13.4%。家禽全年出栏数3221万只,下降3.8%。
全年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2.4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8万吨。
2019年末,东港农用机械总动力58.89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6447台,水稻插秧机拥有量5011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739台。
第二产业2019年,东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4户,其中,内资企业102户,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1.2亿元,增长2.6%,其中,内资企业产值106.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15.5亿元。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80.3亿元,重工业产值40.9亿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3亿元,增长1.3%。
2019年,东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21个行业大类,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食品加工产业52户,实现工业产值61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3%;纺织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制鞋业等纺织服装产业14户,实现工业产值9.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7户,实现工业产值9.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1%;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机械加工产业21户,实现工业产值28.6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9.3亿元,增长1.3%。
2019年,东港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3.4亿元,下降32.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9亿元,下降32.3%;安装工程产值1.1亿元,增长3.9%。
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