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什么填空(只要一个字),一扇是什么量词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6 23:28:28

自己淋过雨 给别人撑把伞

三代接力 为特殊孩子打开一扇窗

本报记者 戴虹红

教师节又到了,听到人们再次讲起爷爷张忠铭的故事,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沁丛的心不平静了。

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别人撑把伞。“人间之苦,莫为聋哑,聋哑人虽然无法言语,但天性同普通人无异,如果能接受教育,也能为国家、社会所用”,许多年前,张忠铭从这一感同身受的朴素想法出发,和同仁创办温州第一所聋哑学校。

之后数十载,张家祖孙三代一直致力于聋哑教育,陆续有10人先后投身这一特殊而光荣的教育事业。张沁丛向我们讲起了她家的故事。

信念 让聋哑人接受教育

1918年,张忠铭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幼年因发烧失聪。但他热爱学习,曾在上海福哑学校求学,抗战全面爆发后返回温州。

张忠铭深切体会到,聋人学习文化知识也能为国家所用。回温后,他与有着同样梦想的两位同窗着手筹办聋校。由于都是聋哑人,与外界沟通不便,张忠铭的妻子黄灿霞便成为校方代表,义务为学校跑部门、筹经费。

黄灿霞出生于1919年,未满20岁就嫁给张忠铭。张沁丛曾问过奶奶,为什么会嫁给并不健全的爷爷?奶奶的回答是:爷爷气质儒雅,脾气温和,写得一手好字,虽听力缺失却自强不息,还一心想要提高聋人的文化水平。这些足以让她忽略爷爷的缺陷。

战乱期间,百业荒废,民不聊生,学校资金严重匮乏。张忠铭夫妇省吃俭用,学校缺什么,就从家里拿什么,尽己所能让聋哑孩子们得到良好教育。张忠铭自己刻蜡板,誊印教学资料,几根手指因此严重变形。1946年,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浙南地区第一所聋哑学校诞生。

1952年,新中国建设才刚开始,但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接收聋哑学校后,在经济和师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正式将该校命名为温州市聋哑学校。

张忠铭和黄灿霞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们认为教学应侧重实用性,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课程。平时只要有空,他们会和学生们一起游戏玩耍,举办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

1979年,张忠铭退休了。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有限,无法招收更多学生,许多失聪孩子的家长纷纷上门求助。家长们忧虑的神色、孩子们期盼的目光,让老教师心中不忍。已是花甲之年的张忠铭、黄灿霞拉上两个女儿,在温州乐清湖头镇又创办了一所聋校,即后来的乐清聋校。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一批批步入社会的学生都有了一技之长,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时常来看望张忠铭和黄灿霞,聊聊家常,说说体己话。黄灿霞去世时,大批学生从四面八方赶回温州,送她最后一程。

延续 前赴后继投身特教

张忠铭和黄灿霞的二女儿张培芝、三女儿张佩碧随二老办学后,就放下自己的小家来到乐清。她们对学生如同对自己孩子一般疼爱,教授知识,照顾饮食起居。

学生小南上课时间总往外面跑,学习存在很大困难。张培芝、张佩碧陪她一起吃、一起住,和她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展望有文化有知识的美好未来。最终,小南以优异成绩考取杭州师范学院。

1972年,张忠铭和黄灿霞的小儿子张建浩进入温州市聋哑学校,成为一名体育老师。从教的42年里,他兢兢业业,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为孩子们的每一场比赛努力。因为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张建浩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根本起不了身。但为了能在学生面前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他总是强忍病痛。

1979年,张沁丛的母亲陈湖湖也加入聋校教师队伍。起初,陈湖湖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她从零做起,一边自学手语,一边在温州师范学校进修。课余时间,她时常带着理发工具给孩子们理发;天气冷了,她给孩子们送棉衣棉被;天气热了,给他们煮绿豆汤解暑。

陈湖湖班上的孩子小许来自福利院,每当节假日同学们被父母接回家去,她就会很失落。张沁丛记得:“每到假期,母亲都带她回家和我们一起生活。母亲给我买衣服时,也会给她买一件。”在陈湖湖的教育下,小许考上了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后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陈湖湖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诸多称号。2009年退休后,她担任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退休协会会长。陈湖湖还一直为公安司法机关的涉聋哑人案件担任翻译工作,调解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宣传法律知识。

传承 接过爱心教育接力棒

2002年冬天,张沁丛失去了敬爱的爷爷。爷爷的遗愿是希望孙辈中至少有一人能延续聋教事业。那时,张沁丛的哥哥姐姐们都已有了自己喜爱的专业,还在上高中的她成了“最佳人选”。高考后填志愿时,她以超出分数线数十分的成绩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学院。

2008年开学季,张沁丛迈进温州聋校大门,正式踏上特教旅程。刚进入学校,她就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教室里,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追着家长往外跑。今天教给他们的习惯,明天又回到起点。

一天早晨,因为交通严重堵塞,张沁丛迟到了。她最担心的是班级乱成一团,可当她飞奔到校时,教室却传出朗朗读书声,孩子们井然有序,她的座位上还摆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那一刻,在张沁丛心底,当初“被迫择业”的遗憾全然消退,教好孩子们的决心与信心变得无比坚定。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聋生逐渐减少,张沁丛主动转岗到启智部。

培智孩子的世界是简单且绚烂的,他们少了一份聪颖,却多了一份热情;培智孩子的世界是神秘的,特别是自闭症孩子,当他暴跳如雷、哭闹不止甚至自残伤人时,常人却难以理解到底是为什么。

张沁丛下班回到家,总会和母亲聊聊学校的事。母亲说,一般人不懂这些孩子的痛苦,我们要再耐心一些、细心一些,在细微处发现,慢慢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

张沁丛说自己是幸运的,爷爷奶奶留给她的不仅是信任与期待,还有对特教事业的坚守与执着。如果说有缺陷孩子的生命被关上了一扇门,她家的使命就是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照进阳光吹起风。

来源: 浙江老年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