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被踢出打工人行列的也不止明星。
当上班累得连话都不想说的人,发现朋友圈那个不愁吃穿晒下午茶的富二代也玩起了打工人梗时;
当发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打工人同伴,其实人家的心酸只打在了嘴炮上,只有自己是认真落实到了可怜的钱包里时;
打工人的脑海中都不禁想起了那个出自电视剧《巴比伦柏林》的著名表情包:
“你背叛了工人阶级!”(图还得给文字打码,就不放了)
至此,每个人眼中的打工人准入门槛都变得扑朔迷离。
有时它取决于工资够低:“月薪超过3000的人就不要叫自己打工人了吧,我这真·打工人看着就生气”。
有时它取决于工作够累:“虚假的打工人晚上还有空买买买,我们真正的打工人都是时间和钱财两空”。
其实真要追究所谓打工人的原始硬核定义,恐怕很简单:在雇佣关系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人应该都属于此。
所以即便是片酬高昂的明星,或是买得起香奈儿的丽人,也依然有可能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打工人。
但在大家的吐槽和抱怨里,好像最后衡量真正打工人的尺度其实是——
至少得跟我差不多惨,咱们才能在同一个阵线上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