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艳淡国语,台版赶尸电影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1 22:14:58

作者:姚昆仑 | 研究员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赶尸,这个曾经给湘西的大地染上诡异色彩的活动,已不过是保存在人们记忆里的传说在舞台上的活人表演和一种难忘的谈资了。

赶尸,听其来让人感觉阴气森森,毛骨悚然。我曾多次被问及在湘西有没有“赶尸”这一现象。我的答复是,从记载和传说来看,历史上是有过,而且不是湘西独有的现象,据说海地那边也有,听起来更邪乎,可以把尸体挖出来当廉价劳动力。不过,赶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充满迷信色彩和邪乎,有点常识的人知道,不靠外力作用,尸体能够行走应是子虚乌有的事。

赶尸艳淡国语,台版赶尸电影(1)

赶尸

-01-

关于“赶尸”起源传说

眷恋故土是人之常情,特别是人到老年此情更甚。对客死他乡的人,入葬到故乡祖坟是生前愿望。在古代湘西,地方贫瘠,交通不便。外出的湘西人,或来湘西的外乡人因战争等原因失去了生命,如果运尸还乡,除了经济耗费巨大之外,就是路途遥远崎岖,困难重重。如何用经济的办法将死亡者运回家乡呢?于是便出现了一种神秘办法,叫“赶尸”。

“赶尸”现象主要发生在湘西的苗族居住区,部分土家族和瑶族居住区也有。历史记载表明,苗族是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之一,其中巫术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则属于苗族的白巫术。“赶尸”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解析这个巫字。中国字的魅力之一就是形与意的结合,巫字的形意是: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苗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蚩尤(苗语称为阿普,即公公),相传在黄帝时期,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方对阵厮*,激烈的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仗结束后,蚩尤看着死去的士兵,对身边的军师说:“这些战死的弟兄们,我们不能不管,可否用点法术让他们回归故里啊?”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于是军师装扮成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者们,你们的离去令人痛心疾首。但这里不是你们的葬身场所,故乡的亲人盼望你们能够回去,你们的魂魄勿须彷徨,跟我走,急急如律令,起!”出乎意料的是,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蚩尤和军师连手作法引来“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这些尸体才得以还乡。由于蚩尤所用的御敌方法是“雾术”,而“雾”笔画太多难写,便用一个“巫”字取而代之。这样这巫字中的两个人字,右边代表蚩尤,左边代表军师,不管传说是否真实,赶尸的最初来由听来也很有意思。

最早的医字是“毉”,下面是个巫字。《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说明巫术与医术有关。按照古人的分类,“赶尸”属于古时“治病十三科”中的祝由科。祝由二字,最早见于汉代医书《素问》,说的是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搞定。宋代王安石考证,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的“祝药劀*”之“祝”,就是祝由。祝由之法,即包括用中草药在内,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涵义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祝由治病的原理是: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古人认为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病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但鬼神是不存在的,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于是要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赶尸艳淡国语,台版赶尸电影(2)

符咒

符法主要使用符图。符图由很多以象形文字构成,以“鬼”字居多,以便能“鬼使神差”。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S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渗透、储存和连接了古代很多功夫大家、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同时与咒法并用。“祝”就是“咒”,咒语威力相当大,诅咒可以干扰一个人的场,使大脑易于失控。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咒语又具有攻击性,驱散性,咒语是练功人练到一定程度时,所发出的特定声音,这些声音,以次声波为多,对人体可以产生共振,共振效果好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湘西,也有专家认为祝由是一个人,生长于湘西辰州(即今沅陵)。他的法术即后世所谓“辰州术”。此术神通广大,妙手回春不用说,还能起死回生,“赶尸”也靠这门法术来操控。

在传说中,赶尸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据说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三赶是指: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三不赶是指:凡病死的、投河上吊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不赶。病死的因魂魄已被阎王勾去,其魂魄难以用法术从鬼门关那里召回来;而投河上吊的魂魄是被缠去了,而且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而遭雷击死亡的人,属于罪孽深重者,被烧死者因皮肉不全,此两类尸也不能赶。

从最初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发展到后来,赶尸活动也涉及到那些被官府冤枉*死的人。“辰州符”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湘西北的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这些地方是苗族、土家族等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再有本事的“赶尸匠”法力也失效了。

赶尸艳淡国语,台版赶尸电影(3)

朱砂

赶尸需要一些辅助的法器和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砂。湘西是朱砂的重要产地,因而朱砂古称辰砂,它具有多种药理功能。赶尸之术,全称叫“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后简称为“辰州符”。不仅在湘西,全国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在丧葬习俗中有沿用朱砂的习惯,死者入棺前,用朱砂置于棺材内或以朱砂撒在坟墓底部。在赶尸过程中,由于时间受天气、路程、路况等情况的影响,因此要对尸体进行防腐等方面的处理。比如,秋后被斩的犯人,除了作法事外,赶尸人要把死囚身首缝合,然后将辰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并在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这样封就等于留住了死者的七魄。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这样又留住了三魂。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赶尸匠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死尸便会应声站起……。据说有的赶尸匠在赶尸之前,首先要将尸体进行处理,其中最常用的是“熏蒸法”,起到防腐*菌以及除水分的作用。

赶尸艳淡国语,台版赶尸电影(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