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胸肉、搓肋骨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10-26 20:05:31

她出生于1906年四川宜宾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主动要求上前线参加“反满抗日”斗争,得到批准。

1935年11月1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赵一曼主动要求留下掩护,不幸受伤,被敌人捉住。据档案记载,为了从赵一曼口中了得到情报,日本宪兵对赵一曼进行了“严刑拷问和人格污辱”,刑讯前后进行过多次,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先采用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脚趾、拔牙齿、压杠子、扭胸肉、搓肋骨等“轻刑”,轮番折磨赵一曼,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却不昏迷,以此来迫使赵一曼开口,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她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控诉和誓死抗日的决心。 从查到的档案看,所记录的文字十分惨烈,每个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血和泪,惨不忍睹:“……把竹签一根一根地扎进指(趾)甲缝内,再一根一根拔出来,换成更粗更长的签子,再改用铁签,烧红后扎进一个个指(趾)甲缝内;最后,把翘裂开的手指、脚指甲一片片拔下来,用钳子反复敲打指(趾)头,把一个个带血的残废指(趾)头慢慢浸入盐水桶里。”“……一口紧一口地灌辣椒水和汽油,肚子鼓胀的似皮球,再用杠子在肚皮上一压,灌进去的辣椒水和汽油又全从口鼻和下身溢出来。” “……不断地用鞭子把儿蘸着粗盐捅她手腕和大腿上的枪伤伤口,一点一点地往里拧,碰到骨头后再不停地搅动。”“……用烧得暗红的烙铁烙烫赵一曼女士的胸部,烧得皮肉‘滋滋’的响,反复多次。赵一曼女士脸色灰白,冷汗涔涔,先是狠狠地瞪着审讯她的人,未发一声*。渐渐地支不住昏迷了过去……。” 在长时间的刑讯中,赵一曼女士一直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不开口喊叫一声,日本宪兵“觉得很没面子,伤了日本人的自尊。”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黑龙江省珠河县被日军处以死刑。 押送过程中 她虽然感到死亡迫近,但丝毫没有惊慌,反而说:“为抗日斗争而死才是光荣的。” 她想写一封遗书,从押送的职员处借了笔和纸,前后两次写下了如下的反满抗日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 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 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 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宁儿啊!母亲希望你赶快成人 ,以此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 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 中 ,我亲爱的我可怜的孩子: 母亲到东北 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 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 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

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 没有可说的话了。 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1936年8月2日

赵一曼的坚韧意志,面对日军残暴的酷刑,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即便日军为了让她屈服手段更加残忍甚至几次晕厥过去,都没有一丝怯懦,她异于常人的坚硬心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赵一曼仍然不忘记心中的祖国,这种信仰,内心的坚定,红色驰骋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的活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为了能够驱赶外来入侵者,守护起家国挂念与家国情怀,即使放在现在仍然具有学习和深刻领悟的含义,能够一直成为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中“活的灵魂”,精神永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