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这首词上片写夏日雨后,风光清润。绿窗前蔷薇初谢,琉璃瓦如美玉生烟。下片抒情,闲情寄梦,幽怨入曲,而结以小楼月圆,不尽之情复归于写景,弥觉隽永。
满江红(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宋-范成大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
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
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千叠。横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
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鹧鸪天(雨后湖上看落花)
宋-叶梦得
小雨初收报夕阳。归云欲渡转横塘。
空回雨盖翻新影,不见琼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凉。尚余残泪浥空床。
只应自有东风恨,长遣啼痕破晚妆。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水调歌头(雨后月出西湖作)
宋-周紫芝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
淡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
苍翠湿千峰。
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
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
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
目断远山重。
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
此词吟咏雨后西湖的月色,抒发赏月时孤影自吊的感伤情怀。
上阕,词人用水墨笔法描绘雨后天晴月照西湖的景象。先从薄暮起笔:“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蒙”。傍晚时候,云水之间缥缈迷茫,落日还斜挂在云烟缭绕的树枝头。很显然,这是刚刚雨过天晴,夕阳西下的景象。“烟树”,被轻云淡雾缭绕的树木或丛林。南朝宋鲍照《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空蒙”,迷茫、混蒙的样子。南朝齐谢朓 《观朝雨》诗:“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接着写云散雾开后的景象。“澹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一会儿那淡薄的云霞消散殆尽,只在天边留下一抹余红。“澹”,通淡。淡薄、浅淡的意思。“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残雨之后,微风吹拂着傍晚的西湖,也吹拂着苍翠湿润的山峰。“苍翠”,草木青绿的样子。南朝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以上部分,依次描绘月出前的各种景象,其实都是为写月作背景渲染。最后推出明月:“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一轮皎洁的明月终于升起在广袤的天空中。天空明净如玉,看上去月轮似乎是冷浸在一个偌大的玉壶之中。“玉壶”,玉制之壶。常用以比喻明丽、高洁之物。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比喻天空。词人写月出不直接写,而是以“谁遣”这样疑问的方式,其明显的用意是,使之带有情趣,以增强诗句的活泼性。而写月重在突出其冷浸与高洁的特性。
下阕写赏月的行为和抒发孤独之感。“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将自己白头衰容的形象问与明月,虽带一点儿玩笑的意味儿,却扬溢着轻松自在的心绪。“应解笑”,是对明月所言,希望自己不要被笑话。“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虽然老相难堪,还是依旧要临水赏月,流露出不服老的精神。这以上部分,都是顾影自怜,在叹老、怜老、惜老的情景中表现赏月的情趣。接下来三句正式写赏月行为:“良夜几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目断远山重”。在月明风清的良夜,任船儿荡漾在西湖的水面,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桅杆上,举目西望,只见远山绵延环绕。“棹”,划船拨水的工具。借指为船。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廻棹。”“危樯”,高高的桅杆。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最后,词人一声叹息结尾:“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可惜故人远隔千万里,没有人和我共同分享眼下这赏月的乐趣。几分依恋,几分失望,让人感喟同情。
全词境界开阔,气势雄健。虽有孤影自吊的感伤,但情调主体上趋于乐观超脱。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厉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