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新月)南京城东的紫金山,除了有耳熟能详的中山陵、明孝陵等景点,还分布着各类名胜古迹200多处。90后南京市民戴先生有感于这座山建筑文物之丰富,用iPad绘出了一张长图——“紫金山建筑文物图鉴”。他说:“绘画是发现和表达的过程,是通过画笔探索和记录世界,如果能让更多人看到和感受到,那就更好了。”
△紫金山图鉴单体图鉴
串联起散落在紫金山的建筑就是一幅画
戴先生小时候住在南京的老下关,离紫金山比较远。他来紫金山玩只奔着那几个有名的景点,比如中山陵。“我小时候甚至觉得中山陵就是紫金山。”他说。
2022年年初,戴先生搬到了紫金山附近居住,常去紫金山散步。4月下旬,他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树木已经茂密,抬头只见郁郁葱葱的枝叶,遮住了天空,往道路深处走去,发现古老的建筑静静地伫立着。
一次,戴先生从下马坊北上,经过大金门,四方城似乎穿过树林,突然出现在他眼前。“特别震撼!”他说,“感觉每走一会,就能从茂盛的树林里窥见历史的片段。”
站在头陀岭上,戴先生发现,原本散布在山里的建筑,如紫金山天文台、明孝陵四方城、中山陵和灵谷塔等同时映入眼帘。如果将这些地点串联起来,似乎就是一幅完整的紫金山画卷。
戴先生是设计专业毕业,有一定绘画基础。于是,他开始规划线路,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紫金山的各个地方都跑了一遍或者几遍。“紫金山是一座城中山,占地面积也不算大,但是其文物密度非常高。我开始认识到紫金山不再是只有中山陵。”
△紫金山图鉴
△紫金山图鉴
创作难在色彩统一和各部分衔接
戴先生实地探索,并拍下照片,以此作为自己创作的参考。“只有实地去了,才会有准确的感受,有些建筑物被树遮挡,那就得展现出那种氛围感,有的建筑则是需要展现出它的巍峨耸立。然后我再参考照片,概括和简化建筑物的形象。”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他表示,长画幅的创作得先重新构图,确定山和建筑物的比例,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比例画面,再同比放大,从左到右拆成几部分来完成,最后再拼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