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惯了德系车的朋友都知道“德范”。以宝马3系为例,其刹车踏板前段行程稍微硬一些,给驾驶者的脚感比较坚挺,似乎刹车系统很有爆发力,但三系的后段调校比较线性,这种调校在车速越快时越能给驾驶者信心,但牺牲了一些低速行驶的舒适感,需要驾驶者刹车感觉足够细腻,否则会产生明显顿挫。
也有车友调侃:“车到山前必有路,就怕丰田刹不住”,以丰田卡罗拉为例,其刹车前段行程就比较柔软,刹车力度较缓和,所以给驾驶员的感觉是这辆车的刹车很松软。
当需要更大制动力的时候,需要驾驶员深踩制动踏板,此时你会感觉到越来越强大的制动力突然涌进来。这种调校偏于低速和舒适。在高速制动时,需要驾驶员毫不犹豫的深踩制动踏板,否则会感觉制动力不足。
还有,制动过程导致前悬架被压缩变形后车辆的重心转移问题,这体现在车辆的点头现象不能太严重而且制动过程要足够的线性平滑,可以降低驾驶员在刹车时的失重感,而且可以发挥出车辆更极限的刹车性能。
因此,在刹车性能上,前后两个车型之间并没有明显区别,因为不同厂家对刹车曲线的调校不同所以驾驶的感受也大不一样。刹车曲线调校越成熟,车辆的乘坐的舒适度也就越高,车辆在行进中的姿态也会更加连贯顺畅。
现在很多车都配置了智能刹车系统,也就是所谓的iBooster(iBooster是博世的叫法,其它企业叫E-Booster)。有了iBooster之后,可以更大程度标定与调节刹车助力比例曲线,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驾驶习惯与要求,比如出厂前设定有运动模式,舒适模式,制动能量回收模式等以供选择。自动驾驶公司也可以通过编程控制iBooster的刹车曲线,以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制动需求。
侃弟点评:
其实,刹车的软硬是个脚感问题,也是汽车与驾驶者沟通的重要环节。不同车厂根据车型不同的定位,有些车会偏重市区道路的舒适性,让前段的制动力来得晚一些,有些则可以让制动力随叫随到,感觉信心更足一些,但其实在制动的效果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于刹车距离的影响上,可能轮胎的因素还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