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上放羊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羊身上的膻味是非常重的,但是羊也会比较受欢迎,因为羊绒有暖冬的功能,羊奶可以供人们饮用,羊肉则可以作为食材烹饪成美味的菜肴,但是羊肉普遍都有很大的膻味。
特别是一些老母羊,这璨的膻味简直隔着好几公里都能闻到。
为了提高羊肉销量,人们就要想办法去除羊肉的膻味。
于是焯水就成为一个热门的去腥方式,但是这样去腥的话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羊肉的膻味不是那么好去掉的。
还要将自己吐出的“宝”再还给他们,让他们服个软,才能更好的将它们去掉。
那么这个“宝”到底是什么呢?
羊膻味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羊膻味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是吃草动物,所以它们身上的香气不仅仅有青草的香气,还有一些禾草、灌木以及一些小树枝,甚至还有树叶。
由于这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物质,所以它们的香气也是非常浓烈的。
在羊粪中,还可以找到不少的挥发油物质,这些挥发油物质在体内富集,会随着血液循环散布全身。
其中最多的物质是葫芦醇和呋喃醇,它们都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物质,所以导致了羊身上有非常浓烈的腥膻味。
而这两种物质还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有一种令人感到愉悦之感,所以一般人都不像错过这种味道,能够找到时机积极主动下手将其捕捉住人。
暴殄天物是不允许的,捕获的时候也要好好珍惜那些物质的名贵之处。
但是我们作为吃货,就不能听从气味做出的指引了,只要将这些浓烈的气体克制住,他们就不会再出来显摆了。
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我们就需要一些擅长克制、约束住它们的能力者,他们也就是我们的“宝”了。
去腥香料。按照不同的去腥方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靠其他的调味品对抗它们叫做“调料型”,另一个是需要靠自身来对抗它们叫做“本身型”。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两种去腥方法使用的是不同香料。
第一个调料型主要有:白芷、小茴香、桂皮和香叶。
首先说说白芷,它是一种中国传统中药,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对于寒湿、食积和阳虚等都会有所疗效。
而且它本身就有比较浓烈的香气,可以压制住呋喃醇和葫芦醇。
所以它能起到很好的去腥作用,而且对于体内的脾胃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对脾胃促进消化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吸收更多营养物质。
第二个小茴香也是一种香料,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它同样也是一种草本植物,其中小茴香籽口感扎实,吃上去有一种微微的碱性,同时嘴巴里还能感受到一层粘稠。
它最早起源于地中海一带,而后才慢慢传入我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牲畜饲料,饲料中虽然会掺杂一些杂草,但其主要成分就是小茴香籽。
小茴香籽本身具有强大的除臭作用,它不需要什么条件,就能够自然生长,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
因此在古代被人们广泛利用起来,用途极为丰富。
小茴香籽同样也能去掉呋喃醇和葫芦醇这两种物质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在它们出现的时候,让其萎缩消退,不再展开。
人们还会用小茴香籽制作饲料,这样会更好的发挥出它们更大的功效,因为小茴香籽对牲畜来说十分美味,就连藏肉都馋得想把小茴香籽都吃掉。
所以用小茴香籽熬制出的汤更加鲜美可口。
还有桂皮,它是一种神奇又诡异的香料,它有一种特殊的刺鼻感,然而却很神奇的压制住了呋喃醇和葫芦醇,所以在人们炖羊肉的时候常常会放一点,很好的去除了羊膻味,而且还给羊肉增添了一丝独特香气。
最后就是香叶,相信大家对它熟悉不过了,它多用于炖豆腐的时候防止豆腐煮烂,一般人用它来炖羊肉去腥,这其实是一种不太适合的方法,因为炖羊肉的时候加香叶容易将菜肴弄糊,严重影响到羊肉菜肴的色泽及风味。
我们可以用香叶另外一种方式来脱离困境,那就是放入鸡蛋里面煮制,通过鸡蛋蛋壳上的孔隙可以让鸡蛋吸收一些香气,不影响风味。
所以香叶还是不太适合做炖羊肉的时候使用。
那么经骨本身型又有什么物质呢?
众所周知,在烹饪炖羊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放生姜、大葱和一些料酒,这些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香气,但却能够与呋喃醇和葫芦醇发生反应,相互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能够将呋喃醇和葫芦醇在其反应中消失,所以生姜、大葱、料酒等能够起到更强力的去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