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在群里发了个表情包,长时间无人回复,就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发得不合时宜;
不小心穿错了袜子,走在路上非常局促不安,时刻担心有人会发现;
开会时讲错一句话,一整天都为此懊恼不已,害怕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印象不好……
这种感觉,就如同舞台上的聚光灯,照在了还没准备好的自己身上,仿佛一个“小丑”。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聚光灯效应”:
人们总是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因而把自己的行为表现过度放大。
有这种心理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小错误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不断内耗自己。
如果你恰好是这种人,希望你能清楚知道:其实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一直过度在意你的一举一动。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聚光灯效应”呢?
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状态,让自己的人生松弛起来?
今天,壹心理想给大家一个人生建议:请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但要把自己做的事当回事。
“聚光灯效应”又称“焦点效应”,是心理学家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在1999年提出的心理学概念。
本质上,这是一种“认知偏差”: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然后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人同样能一目了然我们的情绪。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高估自己的失态所带来的影响,认为那些出丑的瞬间会永远定格在他人的心中。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会注意到我们的人,其实比我们认为的要少很多很多。即使他人注意到了,也会很快就忘记。
不信你现在回想一下别人的糗事,能记起来多少呢?
有很多实验证明: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别人会注意到,觉得自己会是受人瞩目的主角,或窘迫或得意,而事实并非如此。
“聚光灯效应”的提出者季洛维奇,经过实验发现:
志愿者们穿上了让人尴尬的衣服(印有Barry Manilow的T恤,这是一个姿势很囧的明星),并认为会有50%的人注意到TA们的窘境。但实验结论表明,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TA们的T恤。后来,季洛维奇将此次实验的录像重播给未参加该次实验的同学,注意到这些尴尬T恤的人也只有25%。
另外,美国理论家劳森,也做过一个研究:
研究人员让大学生穿上前面印有“鹰”字样的运动衫去见同学。其中,有40%的大学生很笃定同学会记住自己衣服上的字;而实际上,仅有10%的人依稀记得,并且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发现对方中途出去再回来时已经换了不一样的衣服。
所以请放心,别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关注你。
朋友小王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新秀,在一家知名外企担任项目经理。
他的工作能力一直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一次项目汇报中,公司领导决定到场听他演讲。
原本准备充分的小王,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开始变得非常紧张。
他反复揣摩每一个细节,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报告内容是否能获得领导的好评。
在汇报当天,他因为过度紧张,出现了表述不清、逻辑混乱的情况,甚至对一些熟悉的数据也产生了短暂的记忆空白,导致整个汇报过程不太顺利。
结束后,他开始焦虑不安:
“领导是不是开始不信任我了?是不是要着重考核我了?我要怎么弥补这个过错?”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小王时刻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领导关注并放大,这种紧张情绪逐渐影响到了他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就这样,小王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在乎别人的眼光与评价,就越容易在高压下出错;
而这些错误又进一步加剧了他对“被观察”的恐惧和焦虑,最终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产出。
过于在乎他人的目光和评价,就像给自己加上了无形的紧箍咒,随时随地会陷入高度紧张的状态,而这往往会导致我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不尽人意。
这也是著名的“观众效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当人们觉得自己被密切关注时,可能会由于紧张和不安,而无法展现出真实的实力。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应学会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去接纳周围的目光和期待,别让“被观察”的心理束缚住手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做真实的自己。